在离婚的时候有些人为了获得更多的财产,会将财产转移给自己的父母或是其他人的身上,等到离婚成功之后再拿回来。另一方掌握到了对方在离婚中转移财产的转账记录,就想要去追究对方法律责任。手心律师网小编告诉我们要看实际情况。
转账记录可作为离婚财产分配依据吗
引言
根据《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的规定,离婚财产分配的依据将发生变化。在此之前,《婚姻法》规定了相关的司法解释,但此条例已被《民法典》所取代。然而,在《民法典》生效之前,有一些规定仍然适用。本文将探讨转账记录是否可以作为离婚财产分配的依据。
转账记录作为离婚财产分配依据的有效性
根据法律规定,离婚前转移财产的行为是无效的。因此,转账记录可以作为离婚财产分配的依据,以证明财产的转移。
银行卡存入、划出及余额作为离婚财产分配依据
在离婚诉讼中,银行卡的存入、划出和余额等信息可以作为财产分割的依据。具体规定如下:1. 余额分割:夫妻共同财产的余额应按照规定进行分割。2. 合理使用、划出和支出的金额及款项:已经合理、合法使用、划出或支出的金额及款项,不能进行“作帐”、“累计”、“清帐”、“算旧帐”和“分割”。3. 重大开支或处分的处理:如果一方未经另一方同意单方擅自处分或转移财产,该处分或转移应被认定为无效。
《婚姻法》对财产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及伪造债务的规定
根据《婚姻法》第四十七条的规定,在离婚时,如果一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夫妻共同财产,或者伪造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在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对于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夫妻共同财产或伪造债务的一方,可以少分或者不分。如果离婚后,另一方发现有上述行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
法律后果和制裁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二条的规定,如果一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挥霍夫妻共同财产,或者伪造夫妻共同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在离婚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对该方可以少分或者不分。离婚后,另一方发现有上述行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同时,人民法院将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对妨害民事诉讼的行为进行制裁。
结论
转账记录可以作为离婚财产分配的依据之一。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如果一方存在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夫妻共同财产或伪造债务的行为,对该方可以少分或者不分。离婚后,另一方发现有上述行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因此,在离婚财产分配中,转账记录的使用具有重要的法律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