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婚姻家庭 > 夫妻财产 > 夫妻财产协议 > 论约定夫妻财产制

论约定夫妻财产制

时间:2024-09-19 浏览:2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45838

论约定夫妻财产制的法律规定和现实需求

摘要

现行《婚姻法》第十九条规定了约定夫妻财产制。然而,该条对约定的所有权种类、约定何时生效、是否可附期限、附条件生效等问题未作明确规定,对约定的方式也只限制在书面形式上,限制较多。此外,该条在约定的内容、是否可对债务进行约定等具体问题上也未做明确规定,不便操作,不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夫妻对约定夫妻财产关系的需要。因此,现行《婚姻法》关于约定夫妻财产制的立法并不系统,需要进一步完善。

引言

约定夫妻财产制是指婚姻当事人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对夫妻财产以及婚前财产所有权的归属、管理、使用、处分及债务的清偿、婚姻解除时财产的清算等事项作出约定,排除法定夫妻共同财产制适用的制度。约定夫妻财产制在我国经历了从无到有、从规定简略到逐渐详细的过程。然而,现行《婚姻法》对约定夫妻财产制的规定尚不完善。

一、约定夫妻财产制在我国的产生和发展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法律编纂形式逐渐从以刑法为主的法典编纂形式转变为独立的部门法编纂形式。在民事立法方面,我国选择了移植德国法模式的大陆法系。国民党政府于1930年在民法典亲属篇中首次规定了约定夫妻财产制。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共颁布修正了三次《婚姻法》:1950年的《婚姻法》,1980年的《婚姻法》,以及2001年修正的《婚姻法》。约定夫妻财产制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简略到详细的过程。现行《婚姻法》第十九条以整条篇幅规定了约定夫妻财产制,但仍然不够系统和完善。

二、约定夫妻财产制的法律目标和现实需要

(一)约定夫妻财产制的法律目标

约定夫妻财产制的法律目标是为了满足广大婚姻当事人的需求,保障适用者的合法权益和民事交易安全。在不违反民法、婚姻法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允许婚姻当事人对自己财产自由处置,从而促进婚姻的美满、家庭的幸福、社会的稳定和丰富多彩。

(二)约定夫妻财产制的现实需要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的发展,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公民财产日益丰富。因此,夫妻希望通过文件形式处理双方财产,这是现实需要之一。另外,随着婚姻观念的变化,离婚不再是悲剧,再婚现象增多。再婚夫妇希望对自己的财产做出约定,这是现实需要之二。此外,夫妻一方为了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希望对财产进行约定,这是现实需要之三。因此,现行《婚姻法》颁布后,夫妻双方进行约定财产关系的情形增多,需要完善具体的法律保障。

三、现行《婚姻法》关于约定夫妻财产制的立法并不系统尚需完善

现行《婚姻法》第十九条规定了约定夫妻财产制,但对约定的所有权种类、约定何时生效、是否可附期限、附条件生效等问题未作明确规定。对约定的方式也只限制在书面形式上,限制较多,不能满足当前夫妻对约定财产关系自由选择的要求。此外,在约定的内容、是否可对债务进行约定等具体问题上也未做明确规定,不便操作,不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夫妻对约定夫妻财产关系的简捷需求。同时,在约定的对外效力上的规定也不够合理,不利于保护夫妻约定双方的合法权益。因此,现行《婚姻法》关于约定夫妻财产制的立法并不系统,需要进一步完善。

(一)约定的所有权种类

现行《婚姻法》未明确规定是否可对财产的使用权、收益权、占有权、处分权进行单独约定。然而,夫妻财产约定不仅仅是为了离婚准备,而应该为婚姻的美满和稳定服务。因此,法律应该允许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对财产的使用、占有、收益、处分权进行约定,以满足夫妻进行财产约定的现实需要。

(二)约定何时生效,是否可附期限、附条件

现行《婚姻法》未对约定的生效时间做出规定,也未明确是否可附期限、附条件。这导致了对约定生效问题的不确定性。法律应该明确规定约定的生效时间,以及是否可附期限、附条件,以保护约定双方的利益。

(三)约定的内容

现行《婚姻法》未明确规定约定的内容,是否可以对债务进行约定等具体问题。这使得约定夫妻财产制不便操作,不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夫妻对约定夫妻财产关系的简捷需求。法律应该明确规定约定的内容,包括是否可对债务进行约定等具体问题。

(四)约定的方式

现行《婚姻法》规定约定夫妻财产制的方式必须采用书面形式,不允许口头约定。然而,对口头约定作限制性有效规定是过于僵硬的做法。法律应该允许夫妻以口头形式进行约定,只要双方都承认或有其他证据加以证实。

(五)约定不明确,部分不明确情形下的适用

现行《婚姻法》规定约定不明确的适用法定夫妻财产制。然而,法律未明确约定明确的标准,也未规定部分不明确情形下的适用规则。这在适用时会产生很大的麻烦。法律应该明确约定明确的标准,并规定部分不明确情形下的适用规则。

(六)约定的效力问题

现行《婚姻法》未明确约定的效力问题。法律应该明确约定的效力,以保护约定双方的合法权益。综上所述,现行《婚姻法》关于约定夫妻财产制的立法并不系统,需要进一步完善。法律应该明确约定的所有权种类、约定何时生效、是否可附期限、附条件生效等问题,在约定的内容上允许选择性约定或任意性约定,在约定的方式上允许口头约定,在约定不明确、部分不明确情形下明确适用规则,并明确约定的效力问题。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夫妻对约定财产关系自由选择的要求,促进婚姻的美满和稳定。

现行《婚姻法》对约定夫妻财产制度的规定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引言

现行《婚姻法》第十九条规定了约定对约定双方具有拘束力,对利害第三人做了"第三人知道该约定的以夫或妻一方所有的财产清偿"的规定。然而,该规定在夫妻财产约定的对外效力上存在一些问题。本文旨在分析现行规定的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建议。

对约定夫妻财产制度的规定存在的问题

根据解释(一)第十八条规定的"第三人知道该约定的",夫妻一方对此负有举证责任。这意味着法律要求夫妻在财产约定中承担告知义务,并负责提供证据以对抗第三人,否则将按共同债务承担清偿义务。然而,这种规定可能会损害约定夫妻的正当利益。利害第三人出于个人利益的考虑,很可能否认"知道该约定"的事实,而夫妻一方很难采取其他救济措施。因此,现行规定中的"对外效力"规定实际上是虚设的,这种规定明显不合理。

改进建议:引入登记制度

为了解决现行规定存在的问题,笔者建议引入登记制度,类似于不动产转让登记。在约定的对外效力上,经过登记的约定将直接生效,未经登记的约定则不会产生对外效力。这样一来,既能有效保护约定夫妻双方的合法权益,又能平衡约定双方和利害第三人的利益,是最佳的选择。

结论

综上所述,现行《婚姻法》对约定夫妻财产制度的规定仍然简略,关于夫妻财产约定的规定还不够系统和完善。然而,约定夫妻财产制度作为一种新鲜事物,虽然存在诸多问题,但其进步意义不容忽视。我国《婚姻法》关于约定夫妻财产制度的规定从无到有、从简略到详细逐渐发展,由过去的很少有人适用到如今的频繁应用,也才有了今天的问题,这是一个不小的进步。近期,起草民法典的工作已列入我国立法机关的议事日程,准备在民法典的婚姻家庭篇中确立全面系统的婚姻家庭法规体系,并辅之以必要的单行法和其他规范性文件。通过引入登记制度,约定夫妻财产制度必将更加系统、完善,更符合广大夫妻的需要,更能保障约定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最终使得婚姻更加美满、家庭更加幸福、社会更加稳定和丰富多彩。

参考文献

1、《婚姻家庭法(一)》(2004年版)主编:杨大文、马忆南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年5月出版

2、《婚姻家庭法新论》巫昌祯主编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2年7月出版

3、《国家司法考试法律法规汇编》   《国家司法考试辅导用书》编辑委员会主编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4月出版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最新婚内财产协议书怎么写

    最新婚内财产协议书的写法及关键要点,包括双方基本信息、婚前婚后财产描述、产权划分、共同债务安排、财产变动条件和离婚财产分割规定。协议需清晰明了、简练易懂,并符合民法典的规定。同时,探讨了婚内财产分割协议的合法性,即双方自愿、内容合法且具备正常行为能力

  • 一方背叛有私生子共同财产如何分配

    离婚案件中一方背叛有私生子时共同财产的分配问题。法院遵循男女平等原则、照顾子女及女方利益原则、有利于生活便利性原则和权利不得滥用原则。同时,法定孳息是否属于夫妻共同财产需依实际情形鉴别。

  • 财产协议去哪里写

    财产协议的签订地点和注意事项。要签财产协议,可以选择公证处等地点并按照一定流程进行。对于夫妻财产协议,需是双方真实意愿的表达,不违反国家法规,才能具有法律效力。同时需注意离婚协议中不应过分强调“净身出户”,避免导致财产分割不公问题。

  • 婚内财产协议需要公证和见证人才生效吗

    婚内财产协议是否需要公证和见证才生效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婚内财产约定协议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未公证也是有效的。嫁妆和彩礼一般属于女方个人财产,但不排除双方另有约定的可能。对法律问题不理解,可找律师咨询。手律网律师能提供专业的法律

  • 夫妻约定财产关系合法吗
  • 女方陪嫁可以要回吗
  • 婚内欠钱离婚配偶是共同还款人吗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