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婚姻家庭 > 家庭暴力 > 家庭冷暴力 > 家庭冷暴力:深究其成因

家庭冷暴力:深究其成因

时间:2024-01-05 浏览:2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46410

家庭冷暴力的成因

1、家庭冷暴力的起因

家庭冷暴力的起因可能只是一些琐碎小事。例如,一方过于罗嗦,导致另一方感到厌烦,或者一方对另一方不理不睬。根据中国法学会全国家庭暴力现状的一项社会调查,88%的发生矛盾的家庭中会出现夫妻双方互不理睬的现象,30%以上会出现负气关门离家或摔东西的行为,48%的家庭会出现互相辱骂的现象,还有约20%的家庭中,丈夫会威胁并殴打妻子。

2、文化素质提高导致冷处理增加

随着教育水平和人的文化素质的提高,用武力解决家庭矛盾被认为是没有素质的行为。因此,人们采用了和平的心理战术来解决家庭矛盾。现在的知识分子往往自尊心很强,注重面子,不肯认输,也不善于宣泄和表达自己的感受,但对感情的要求却比一般人高,且细腻。因此,相互折磨的情况就会出现,这直接构成了家庭冷暴力的前提。近年来,家庭冷暴力在高学历和白领家庭中逐步增多。

3、立法缺陷导致处罚不足

在家庭冷暴力问题上,我国的立法相对滞后。以往的法律条文对于武力暴力造成的伤害有明确详尽的司法解释,但对于家庭冷暴力,法律没有明确的规定和解释,导致无法依法惩处家庭冷暴力行为。由于家庭冷暴力的反复性、隐蔽性和长期性,很难甚至不能进行伤情伤害的鉴定,这使得侵害者难以受到法律处罚。

4、社会认识偏差导致重视不够

在社会上,许多人对家庭冷暴力的认识存在偏差,认为精神层面的暴力不算家庭暴力,例如限制妻子和朋友来往、长期不和对方说话、拒绝性生活、耻笑对方缺点等行为。此外,工作压力、教育、医疗等也都是诱发家庭冷暴力的原因。这些偏差的认识导致人们对家庭冷暴力的重视程度不够。

5、婚外情

家庭冷暴力也可能是发生婚外情的原因之一。一些人通过冷处理来达到离婚的目的,而另一些人则是对现有生活感到厌倦,持消极态度。当网络婚姻成为婚外情感交流的工具时,配偶之间的感情交流受到严重影响,而法律对此无可奈何。

无论家庭冷暴力是谁发起的,或者谁对谁错,它都会对每位家庭成员造成伤害。特别是对于孩子来说,家庭冷暴力可能让他们缺乏安全感,觉得自己不被父母重视和喜欢,产生自卑和孤独的心理。这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可能导致恐惧、焦虑、自卑、不信任等心理障碍,甚至对他人和社会采取过激行为。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家庭冷暴力的定义和特征

    家庭冷暴力的定义、特征以及表现形式。家庭冷暴力是夫妻间采用冷淡、轻视、放任和疏远等行为来处理矛盾的方式,其特征是漠不关心、缺乏沟通、语言交流减少等。它是一种精神暴力,表现形式包括暗示的威胁和言语攻击,可能对受害者的心理造成比肉体伤害更可怕的折磨。

  • 家庭软暴力的表现

    家庭软暴力的多种形式,包括情感施暴、性施暴、精神施暴和责任施暴。文章还阐述了家庭暴力的危害,包括侵犯受害者权益、给社会带来不稳定因素、破坏家庭和夫妻感情以及影响子女的正常生活和成长。

  • 夫妻间冷暴力是否违反我国婚姻法

    我国婚姻法中关于夫妻间冷暴力的规定。虽然婚姻法禁止家庭暴力,但未明确规定冷暴力是否属于家庭暴力。因此,夫妻间的冷暴力行为并不违反婚姻法。文章还介绍了家庭冷暴力的取证方式,包括影像记录、医学鉴定、调解记录等。受害者可依法寻求证据并应对冷暴力问题。

  • 家庭“冷暴力”是否应当赔偿的法律问题

    家庭“冷暴力”是否应当赔偿的法律问题。虽然家庭“冷暴力”对受害方造成伤害,但根据现有法律规定,无法将其认定为家庭暴力并进行赔偿。文章还提及了关于家庭暴力的具体定义及与家庭“冷暴力”的区别。最终指出,法院在判决赔偿时缺乏法律依据。

  • 冷暴力的定义和表现
  • 应对家庭冷暴力的法律措施
  • 家庭“冷暴力”和第三者插足:离婚案中的证据难题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