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婚姻家庭 > 家庭暴力 > 家庭暴力法规 > 精神暴力是否纳入家暴的范畴

精神暴力是否纳入家暴的范畴

时间:2024-09-06 浏览:2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46534
在我们现实生活当中,因为家庭暴力而被迫离婚的现象是越来越普遍了。那么精神暴力是否纳入家暴的范畴?下面手心律师小编为大家整理了这方面的知识,欢迎阅读!

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反家庭暴力法草案

草案修改家庭暴力定义和适用范围

12月21日,北京举行的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审议了反家庭暴力法草案的二次审议稿。该草案在初次审议稿的基础上,吸纳了常委会组成人员和社会各方的意见,并对家庭暴力的定义、反家暴的共同责任以及对弱势群体的特殊保护等方面进行了重要修改和完善。

在初次审议稿中,家庭暴力被定义为“以殴打、捆绑、残害、强行限制人身自由等方式,对家庭成员实施的侵害行为”。然而,一些常委会组成人员、地方和部门认为,除了身体暴力外,精神暴力等也是常见的暴力形式,因此建议扩大家庭暴力的范围。针对这一意见,二次审议稿对家庭暴力的定义进行了修改,将其改为“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强行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这一修改使得家暴的定义更加科学、准确,也更符合我国国情和实际情况。

此外,有意见认为,初次审议稿将家暴主体范畴限制在家庭成员之间,忽视了司法实践中抚养、监护、寄养、同居等共同生活的人员。因此,二次审议稿在附则中增加了规定:家庭成员以外的共同生活的人之间实施的暴力行为,参照本法规定执行。

明确反家庭暴力的共同责任和特殊保护

初次审议稿明确规定,“反家庭暴力是全社会和每个家庭的共同责任。”“政府有关部门等应当依照本法和有关法律规定,做好反家庭暴力工作。”然而,有意见认为,反家暴法应当进一步提倡建立和谐家庭关系,并在确保公权力介入家庭关系尺度的前提下,明确国家和政府的责任。为此,二次审议稿不仅要求“家庭成员之间应当互相帮助,互相关爱,和睦相处,履行家庭义务”,而且明确提出“反家庭暴力是国家、社会和每个家庭的共同责任”“国家禁止任何形式的家庭暴力”。

家庭和睦关系对于社会的和谐稳定至关重要。制定反家庭暴力法不仅是国际通行做法,也是现实需要,体现了对妇女儿童等弱势群体权益的保护,以及对人权的尊重和保障。然而,也有意见认为,初次审议稿对老年人、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的保护力度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在司法实践中,年老而丧失部分行为能力的老年人、残疾人经常遭受家庭暴力或被忽视、遗弃。因此,草案应当增加特殊的保护措施。

针对这一意见,二次审议稿进行了相应修改,明确规定: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孕期和哺乳期的妇女、重病患者遭受家庭暴力应当给予特殊保护。同时,二次审议稿还增加了一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因家庭暴力身体受到严重伤害、面临人身安全威胁或处于无人照料等危险状态时,公安机关应当通知并协助民政部门将其送往临时庇护场所、救助管理机构或福利机构。

强化强制报告和人身安全保护令制度

初次审议稿中的强制报告、告诫书、人身安全保护令等制度备受关注,但规定较为原则性,有意见认为应当增强可操作性和约束力。为此,二次审议稿对强制报告制度进行了重要修改,除了中小学校、幼儿园、医疗机构之外,还将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救助管理机构、福利机构纳入到强制报告的主体范围,并规定这些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发现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遭受或疑似遭受家庭暴力时,应当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

人身安全保护令制度也得到了细化和完善。二次审议稿将可代为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的主体由近亲属扩大到公安机关、妇联、基层自治组织、救助管理机构等,明确保护令由法院以裁定形式作出,并规定基层法院也可以管辖人身安全保护令案件。此外,保护令的时限也进一步明确:一般为受理申请后的72小时以内,情况紧急的为24小时以内,公安机关和基层自治组织应当协助人身安全保护令的执行。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反家庭暴力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的实施及其五大亮点。该法明确了家庭暴力的范畴,包括身体和精神侵害行为,并将精神暴力纳入其中。同时规定了相关单位报告家暴的义务和责任,同居暴力也受到法律约束。还建立了告诫书和人身安全保护令制度,为受害者提供法律保护。

  •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正式通过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的相关内容。该法详细规定了家庭暴力的范畴、预防、处置、人身安全保护令以及法律责任,并明确了家庭暴力的定义。法律保护范围广泛,包括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特殊保护对象以及同居期间施暴的情况。该法于3月1日起施

  • 家庭暴力典型个案

    一起典型的家庭暴力案件的处理过程。受害者是一位遭受丈夫长期欺凌的老年妇女,我们对其进行了心理安抚和法律援助,最终通过法庭调解成功离婚。文章还分析了家庭暴力的原因、特点和危害,包括历史、经济、思想、素质和社会原因等。家庭暴力发生于家庭内部,具有隐蔽性、

  • 内地居民的证件和证明材料

    内地居民、香港居民、澳门居民、台湾居民、华侨以及外国人所需提供的证件和证明材料。包括户口簿、身份证、有效通行证或回乡证、有效护照等,并需要提交无配偶和无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的声明或证明。不同群体所需提供的证件和证明材料有所不同,但都需要保证

  • 精神暴力是否纳入家暴的范畴
  • 家暴行为的定义是什么
  • 保护令案件的证明方法是什么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