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暴力受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可以向加害人或者受害人所在单位、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妇女联合会等单位投诉、反映或者求助。家庭暴力受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也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
中小学、幼儿园、医疗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发现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遭受或者疑似遭受家庭暴力的,应当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如果中小学、幼儿园、医疗机构及其工作人员未依照第十四条规定向公安机关报案,造成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家庭暴力情节较轻,依法不给予治安管理处罚的,由公安机关对加害人给予批评教育或者出具告诫书。其中告诫书应该包括加害人的身份信息、家庭暴力的事实陈述、禁止加害人实施家庭暴力等内容。
告诫书可以部分解决以前家庭暴力举证难的问题。人民法院审理涉及家庭暴力的民事案件,可以根据公安机关出警记录、告诫书、伤情鉴定意见等证据,认定家庭暴力事实。
在多地制定的反家暴条例或规定中,都提到了“人身安全保护”,总结地方经验,反家暴法草案建立了人身安全保护令制度。
该制度规定,当事人因遭受家庭暴力或者面临家庭暴力的现实危险,向人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且法院受理申请后,应当在48小时内作出人身安全保护令或者驳回申请。保护令可以包括下列措施:
此外,人身安全保护令的有效期不超过6个月,自作出之日起生效。
家庭暴力的刑事处罚问题。根据《婚姻法》和《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家庭暴力行为可受到行政处罚,严重情况可能构成犯罪,需承担刑事责任。文章还提及了受害人请求处理的重要性,以及家庭暴力与离婚、损害赔偿等方面的内容。对实施家庭暴力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可请
杭州富阳一起家暴案件。警方介入调查后,发现丈夫盛某殴打妻子樊某,樊某头部伤势严重并遭受身体其他部位伤害。警方对盛某进行批评教育,考虑樊某态度及盛某悔过表现,暂不对樊某伤情进行鉴定。回访显示盛某已改变行为,家暴未再发生。同时提及《反家庭暴力法》的实施和
家庭暴力是一种严重的社会问题,对受害者的身心健康和合法权益造成严重影响。受害者可以通过各级群众性自治组织、所在单位和国家机关等寻求救助。婚姻法规定了家庭暴力的保护救助措施,包括劝阻、调解和行政处罚等。受害者还可以申请人身保护令来保护自己的安全。家庭暴
在离婚起诉期间,如果对方的骚扰没有危及到当事人的人身安全,那么只能选择不理睬。但如果对方的骚扰威胁到人身安全,就可以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一旦人身保护令签发,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