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分类:
监理工程师证书有效期。承包建筑工程的单位应当持有依法取得的资质证书,并在其资质等级许可的业务范围内承揽工程。共同承包的各方对承包合同的履行承担连带责任。
2020-07-21
第三十七条工程监理单位应当选派具备相应资格的总监理工程师和监理工程师进驻施工现场。
2020-05-25
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身体健康,遵纪守法,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请参加监理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对从事工程建设监理工作并同时具备下列四项条件的报考人员,可免试《建设工程合同管理》和《建设工程质量、投资、进度控制》两科。
2020-05-25
2、施工用各类材料与设备,均需向监理部监理报送样品、材料证明、实验报告和有关技术资料,进场的抽验、复验必须有监理见证取样,经项目监理部审核批准方可使用。
2020-05-25
随着国家建设领域改革的逐步深化、建筑立法的逐渐完善,建设监理制现已成为我国工程建设领域一项法定的基本制度,监理在工程建设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如何通过有效工作完成好项目监理任务,取得好的监理效果,为业主服务好,事关监理单位的社会信誉和形象,事关监理单位的
2020-05-25
但在一审法庭辩论终结前发包人取得相应审批手续或者经主管部门批准建设的,应当认定合同有效。发包人未取得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的,不影响施工合同的效力。
2020-05-25
发包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和《房屋建筑工程质量保修办法》,经协商一致,对XX建材家居城XXX工程签定工程质量保修书。本工程质量保修书一式四份,双方各两份,由施工合同发包人、承包人双方签署,作为施工合同附件,其有效期限至保
2020-05-25
甲方根据生产工作的需要,聘用乙方进行工程监督,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国石油行业标准及**油田分公司有关规定和制度,本着平等互利、诚实信用的原则,经双方友好协商,特签订本合同。
2020-05-25
1)工程监理单位应当依法取得相应等级的资质证书,并在其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内承担工程监理业务。4)工程监理单位应当选择具备相应资格的总监理工程师和监理工程师进驻施工现场。未经监理工程师签字,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不得在工程上使用或者安装,施工单位不得进
2020-05-25
在我国,协议免责并不适用于所有的责任范围,一般仅限于民事和行政责任。刑事责任不能协议免除,因为刑事犯罪不仅侵害被害人的合法权益,而且还破坏了国家的统治秩序,必须由检察院代表国家进行追溯,人民法院判决确定刑事犯罪人的责任承担。协议免责采用的形式。
2020-05-25
要看内容是否合法,如果是不违法法律的强行规定,视为有效。如果在合同中没有提及这两条标准的话,一旦出现纠纷就只能参照《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1这样的强制性标准解决
2020-05-25
监理费一般在工程造价的15%左右。工程费用监理是工程监理的主要调控手段和关键工作环节。在监理过程中,监理工程师利用自己的素养为工程服务,有多种不同的监理措施及方法可选择,为了搞好费用监理工作必须在工程监理工作中遵守一些基本原则。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
2020-05-25
挂靠包工头受伤,可以找被挂靠公司追偿,但包工头不能申请认定工伤,只能要求被挂靠公司承担相应民事赔偿责任。
2020-05-25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中遭受人身损害,雇主应当承担赔偿责任。说白了,包工头挂靠的建筑公司或建筑工程的发包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包工头,没有施工资质或安全生产条的,而将工程发包给他的,当工
2020-05-25
工程挂靠的施工工人受伤是可以申请工作的。在建筑工程中,挂靠单位的工人受伤亡的,是否可以申请工伤,应根据是否存在劳动关系,是否符合工伤认定条件而定的,只要存在劳动关系又符合工伤认定条件的,都可以申请工伤认定。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工人受伤亡存在以下情
2020-05-25
监理合同的有效期定义,以及相关建筑法规定。监理合同有效期从签订之日起至工程竣工移交且监理人获得报酬尾款为止。法律强调建筑工程监理的重要性,规定了监理单位的资质要求、监理内容和权限,以及监理人在工程质量、工期和资金方面的监督责任。若工程设计不符合标准,
建设工程监理实施的前提。首先,需要建设单位的委托和授权,并订立书面委托监理合同,明确监理的范围、内容等。其次,工程监理企业在委托的工程中拥有管理权限,开展管理活动是得到建设单位授权的结果。此外,承建单位需接受并配合工程监理企业的监督管理。最后,还涉及
工程建设监理实施细则的编制程序和依据,包括编制程序、参与人员及相关法律规定。依据建筑法规定,工程建设监理制度的推行及实施需要遵循一定程序和依据,包括委托监理合同、监理范围、监理内容、监理权限等。同时,对工程监理单位的行为规范及违反规定的处罚也进行了阐
实验室仪器设施的管理制度。制度旨在确保实验室仪器设施的质量可靠、功能正常,并规定了保管、使用、保养、检修、申请更新等各个环节的管理职责。文章还详细说明了精密仪器、玻璃仪器及化验仪器用具和实验设备的管理方法和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