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随着机动车的社会保有量逐渐增多和私家车的突飞猛进,因车辆而引发的事故也随之增加,汽车撞了自家人的故事也不再是新闻。最近有两则相关的咨询,使笔者觉得有必要对这一问题作进一步的理清。
咨询一:我是一个驾驶员,在今年六月的一个清晨检修车辆时,车辆失控,将车旁的父亲压伤,后不治身亡。车主王先生向保险公司申请第三者责任险赔付,保险公司以死者是驾驶员的家庭成员属免责范围为由,拒绝理赔。我和王先生都认为该免责条款没有向投保人作明确说明,是霸王条款,最近,王先生将保险公司告上了法庭。
咨询二:去年十月亲戚结婚,我驾车前往道喜,可在回新房时,我的车不小心将路边正在看鞭炮的小侄女撞伤,虽经治疗已无大碍,但花去不少医疗费。当时就有人告诉我自家车撞上亲属,保险公司是不会理赔的。但这起事故纯属意外,我想请教为什么我投保了第三者险,撞上了自己的亲戚,已经很倒霉,却反而不能理赔,保险公司为什么不能承担医疗费用呢?
那么,车辆撞了自家人,保险公司究竟赔不赔呢?
根据中国保监会(2000版)机动车辆保险条款的规定第四条:“保险车辆造成下列人身伤亡和财产损毁,不论在法律上是否应当由被保险人承担赔偿责任,保险人也不负责赔偿……私有、个人承包车辆的被保险人或其允许的驾驶员及其家庭成员,以及他们所有或代管的财产……”
保监会对此解释为———保险车辆造成本条列举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毁,不论在法律上是否应当由被保险人承担赔偿责任,均不属于本保险的责任,保险人概不负责。本条必须掌握这样一个原则:肇事者本身不能获得赔款,即保险人付给受害方的赔款,最终不能落到被保险人手中。
其实以“肇事者本身不能获得赔款”作为一条原则,作为拒赔车辆撞了自家人的理由,并不能成立,因为机动车辆第三者责任险保障的主要还是车主,也就是被保险人,往往也是肇事者。根据保监会的通颁条款中对第三者责任险的定义:“被保险人或其允许的合格驾驶员在使用保险车辆过程中,发生意外事故,致使第三者遭受人身伤亡或财产的直接损毁,依法应当由被保险人支付的赔偿金额,保险人依照《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和保险合同的规定给予赔偿……”
但这个“家庭成员”是仅指被保险人的家庭成员,还是仅指驾驶员的家庭成员,或者兼而有之?现在问题来了,如果仅指被保险人的家庭成员,则咨询的案件一,就应该理赔;但是,按照保监会的解释“肇事者本身不能获得赔款,即保险人付给受害方的赔款,最终不能落到被保险人手中。”如果理赔了案件一,从道理上来讲驾驶员就是肇事者,如果保险公司是赔给被保险人的,按此解释都不该赔。
而咨询案件二,按照保险条款规定,小侄女自然不属家庭成员,应当理赔;但看了保监会的解释“肇事者本身不能获得赔款”,又犯嘀咕了,“我”不就是肇事者吗?按解释也不能获得赔偿?这真是解释不通!机动车辆第三者责任险的赔偿,保险公司从来就是拒绝直接赔给第三者的,也就是保险公司和被害人之间并不发生直接的理赔关系,要赔自然应当赔给被保险人,现在既不能赔给肇事者,又不能赔给被保险人,也不愿直接赔给第三者,真叫投保者无所适从。
笔者认为,如果不去考虑解释的逻辑混乱,就条款本身的规定分析,咨询案件一保险公司拒绝理赔,可能会造成对条款理解上的争议,但咨询案件二应当理赔。
保险合同关系与侵权损害赔偿关系的性质。文中明确区分了保险公司与投保人之间的保险合同关系,以及机动车方与受害人之间的侵权损害赔偿关系。同时,详细阐述了受害人的请求权和保险公司的赔偿义务,以及在不同诉讼情况下法院对追加保险公司为被告的处理方式。此外,文章
追尾事故中对方不签署事故责任认定书时的处理方法。若对方拒绝签署,可通过交警部门调解和联系对方保险公司来解决。同时,文章还涉及了交通费用和医疗费用的赔偿方式,以及当事人应如何申请保险理赔。在理赔过程中,需注意保险公司可能会存在的少陪或不赔情况,如遇此类
交通事故保险理赔包括受害人遭受人身损害的赔偿项目,如医疗费、误工费等,以及因伤致残和死亡而增加的赔偿项目。保险公司理赔流程包括报案、现场勘查、定损估价、提交索赔材料、赔款计算和审核以及领取保险金。交通事故可按后果、原因和交通工具分类。被车撞了保险公司
交通事故发生后,保险公司是否赔偿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决定。在理赔流程中,车辆方需要向交通管理部门报案,并在48小时内向保险公司报案。保险公司会派人员到事故现场勘查,并进行损失估价。被保险人可以向保险公司提交索赔材料,经审核后确定赔偿款数额。对于机动车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