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社会,由于人们频繁地在不同城市之间流动工作,与亲人分隔两地成为常态。因此,个人可能拥有许多重要信息,这些信息只有自己知道,而家人却未必知晓。例如,个人的银行卡号、信用卡号、股票账号、基金账号、网上虚拟账号等;或者在不同城市拥有不动产;甚至与他人存在债务关系。然而,当事人发生意外情况时,这些个人信息可能成为无法解开的谜团。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李佳创立了“网络遗嘱”服务。该服务是一个第三方网络保管及传递平台,旨在将用户生前不方便或未及时告知的遗嘱、遗愿、隐私、财产信息及情感表达等重要信息存放在专门的“网络遗嘱保管箱”内。一旦用户不幸发生意外身亡或瘫痪等情况,网站将按照用户指定的联系人,提交这些存储的信息,以防止个人重要信息的丢失。这项服务被形象地称为“定制人生的黑匣子”。
网络遗嘱服务不仅帮助用户存储人生重要的财产信息,还帮助用户存储重要的情感信息。在意外发生之前,人们往往更关注的是未能及时向亲人表达出的情感,而不仅仅是简单的财产交接问题。例如,忙于工作而未能表达对子女的深深关爱,或者多年身处异地而未能尽到为人子女的孝道。在这一瞬间,人们希望有人能够帮助他们将这些情感表达给家人,以对家人起到最后的关爱和责任。
因此,“网络遗嘱保管箱”可以成为一个有力的帮助。当事人可以将自己心底的情感写在“网络遗嘱保管箱”内的“私秘”日记中,以寄托对亲人最真诚神圣的关怀。如果不幸发生意外,这些日记将与财产信息一同传递给家人,为家人提供一丝情感安慰。
关于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关于立遗嘱时继承人是否可以在场的问题,以及相关的遗嘱形式和见证人的规定。虽然法律没有明确规定继承人必须在场,但继承人不能作为遗嘱的见证人。遗嘱的形式包括公证遗嘱、自书遗嘱、代书遗嘱、录音遗嘱和口头遗嘱,其中口头遗嘱仅在
遗嘱的有效性要求,包括主体合法、客体合法、内容合法和形式合法等要求。其中主体必须年满18周岁且精神正常,意思表示真实;客体必须是个人合法财产且为死亡时遗留的财产;内容不得违反法律,不得剥夺有抚养义务、缺乏劳动能力且没有生活来源的人的继承权,并为胎儿保
债务遗赠的有效性问题,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债务不影响遗嘱有效性,继承人在继承遗产后需以遗产价值偿还债务。同时,讨论了遗嘱公证的有效性问题,指出公证遗嘱具有最高法律效力,但患有轻微阿尔茨海默病或其他精神智力障碍的遗嘱人可能仍有行为能力的争议问题。
关于断绝亲人关系的法律效力问题。血缘关系在法律上不存在断绝一说,公证处无法公证断绝亲人关系的请求。但亲属间的抚养或赡养权利义务关系可通过法律解决。收养关系的公证需依法解除协议公证。遗嘱的公证不是生效必要条件,但公证遗嘱效力较高。继承人或受赠人的遗产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