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嘱能力是指遗嘱人依法享有的自由处分财产的行为能力。根据我国现行法规定,只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才具有设立遗嘱的行为能力,而无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行为能力人所立的遗嘱无效。因此,遗嘱人必须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遗嘱人的遗嘱能力以遗嘱设立时为准,即使在设立遗嘱后丧失遗嘱能力,遗嘱仍然有效。
遗嘱必须是遗嘱人真实意思的表示,否则将导致遗嘱无效。遗嘱的真实意思表示应以遗嘱人在遗嘱中最后作出的意思表示为准。任何受胁迫、欺骗所立的遗嘱都是无效的,伪造的遗嘱也无效,而被篡改的遗嘱中篡改的内容也是无效的。
根据我国《继承法》第19条的规定,遗嘱应当对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保留必要的遗产份额。这是一项强行性规定,如果遗嘱取消了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的继承权,那么这个遗嘱是无效的。遗嘱人未保留这类继承人的遗产份额时,在遗产处理时应为其留下必要的遗产,剩余部分才可按照遗嘱确定的分配原则进行处理。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应根据遗嘱生效时的具体情况来确定。
遗嘱是遗嘱人处分其个人财产的行为,因此只能涉及遗嘱人个人合法拥有的财产。如果遗嘱人处分了国家、集体或他人所有的财产,那么遗嘱中涉及这部分内容将被认定为无效。
违反社会公共利益和社会公德的民事行为是无效的。如果遗嘱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或者遗嘱内容违反了社会公德,那么这个遗嘱也将无效。
立遗嘱人为防止遗产继承纠纷,通过见证人和代书人作为见证,订立遗嘱的过程。遗嘱中明确了立遗嘱人的财产情况、处理方式和继承人,并强调尊重遗愿,和平处理遗产继承事宜。此外,遗嘱还规定了一式三份的复制及修改撤销方式。
农村集体股权外嫁女在遗嘱缺失情况下能否继承农村股份合作制的股权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的相关规定,外嫁女可以继承农村股份合作制的股权,因为继承权男女平等,且股权属于公民的合法财产,可以继承。继承顺序依次为配偶、子女和父母。
代书遗嘱的定义和要求以及代书人的资格要求。代书遗嘱必须满足遗嘱人口述、见证人见证、代书人记录等条件,并且代书人必须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不能是继承人或与其存在利害关系的人,以确保代书遗嘱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继承权的法律解析,包括继承权的定义、特征以及接受与放弃的相关规定。继承权包括客观和主观意义,并且具有特定身份关系、法律规定或合法有效遗嘱享有的权利等特征。孙子可以通过代位继承获得继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