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保监会积极推进车险深化改革,主要针对车险定价的自主核保系数和渠道系数做进一步的放开,让保险公司可以根据风险评估做更大的差异化定价浮动,实现规范市场,进一步向消费者让利。
今年6月9日,中国保监会正式发布《中国保监会关于商业车险费率调整和管理等有关问题的通知》,公布调整保险公司车险自主费率浮动下限。新费率方案中,宁波地区渠道系数下限从原先的0.85调整为0.75,系数下浮范围进一步放开,最低折扣率可低至0.3825。
这意味着,具有良好驾驶习惯、出险率低的车主,保费在现行基础上仍可能下浮12%左右,可以花费更低的价格获取更多的保障,让车险产品发挥更大的社会保障职能。
据了解,商业车险条款费率管理改革目标之一,是根据市场发展情况,逐步扩大财产保险公司商业车险费率厘定自主权,最终形成高度市场化的费率形成机制。
经过本轮改革,保险业商业车险赔付率可能会提高,对各公司经营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这就意味着,保险公司必须练好内功,不断优化自身定价模型和风险筛选工具,精准识别风险。换言之,对于车主而言,不同车、不同人、不同驾驶习惯,带来的价格差异将会更大,而其中驾驶技术、驾驶习惯等因子的价格影响也将更加直接。
**产险宁波分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此次深化商业车险费改作为创新产品、优化服务的着力点,不断开发创新型商业车险产品,丰富商业车险产品供给,满足消费者日益多元化的保险需求。同时,将持续提升客户理赔服务体验,依托电话直赔、平安好车主口袋理赔、查勘员位置可视化等创新服务为客户带去指尖上的理赔体验,让保险消费者享受到更加方便、快捷、高效的保险服务。
下调费率浮动系数下限
对于此次深化商业车险改革费率的调整,刘x表示,进一步扩大保险公司定价自主权,扩大自主费率调整系数的下浮空间,不同地区实行差异化的浮动系数,体现了地域间的费率差异。
根据前期行业测算,本次深化商业车险改革之后,最低折扣率将进一步下调至0.3825,部分地区低至0.3375(即具有良好驾驶习惯的安全记录车主在一家经营稳健的保险公司投保,保费可能下浮20%左右)。此外,商业车险赔付率可能提高3.6个百分点。
车险行业面临法定强制保险的挑战。随着第三者责任保险成为法定强制保险,车险行业失去重要利润来源,陷入亏损困局。车险业务结构发生变化,车损险成为主打产品,费率可能上涨引发道德风险。同时,《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实施给保险公司认定保险责任带来困难,保险公司面临
《保险法》第91条和第94条之间的关系,两者都涉及保险公司的设立、变更、解散和清算事项。前者规定,若无具体规定,则适用公司法等法律;后者则表明,除本法另有规定外,保险公司应遵守公司法的规定。通过法的渊源和效力原则,理解这两条规定属于准用性规则,且《保
保险欺诈行为的定义、种类、社会危害以及法律责任。保险欺诈行为包括虚构保险标的、制造保险事故等欺骗手段,以骗取保险金为目的。保险欺诈行为不仅损害保险公司利益,还危害其他投保人、被保险人或受益人的利益,甚至伴随其他暴力犯罪。对于保险欺诈行为,投保人、被保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的相关内容。解释为了正确审理保险合同纠纷案件,维护当事人权益而制定。解释对保险法施行前后成立的保险合同纠纷的适用法律问题做出了规定,包括保险合同是否成立、保险标的转让、保险事故、理赔、代位求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