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保监会积极推进车险深化改革,主要针对车险定价的自主核保系数和渠道系数做进一步的放开,让保险公司可以根据风险评估做更大的差异化定价浮动,实现规范市场,进一步向消费者让利。
今年6月9日,中国保监会正式发布《中国保监会关于商业车险费率调整和管理等有关问题的通知》,公布调整保险公司车险自主费率浮动下限。新费率方案中,宁波地区渠道系数下限从原先的0.85调整为0.75,系数下浮范围进一步放开,最低折扣率可低至0.3825。
这意味着,具有良好驾驶习惯、出险率低的车主,保费在现行基础上仍可能下浮12%左右,可以花费更低的价格获取更多的保障,让车险产品发挥更大的社会保障职能。
据了解,商业车险条款费率管理改革目标之一,是根据市场发展情况,逐步扩大财产保险公司商业车险费率厘定自主权,最终形成高度市场化的费率形成机制。
经过本轮改革,保险业商业车险赔付率可能会提高,对各公司经营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这就意味着,保险公司必须练好内功,不断优化自身定价模型和风险筛选工具,精准识别风险。换言之,对于车主而言,不同车、不同人、不同驾驶习惯,带来的价格差异将会更大,而其中驾驶技术、驾驶习惯等因子的价格影响也将更加直接。
**产险宁波分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此次深化商业车险费改作为创新产品、优化服务的着力点,不断开发创新型商业车险产品,丰富商业车险产品供给,满足消费者日益多元化的保险需求。同时,将持续提升客户理赔服务体验,依托电话直赔、平安好车主口袋理赔、查勘员位置可视化等创新服务为客户带去指尖上的理赔体验,让保险消费者享受到更加方便、快捷、高效的保险服务。
下调费率浮动系数下限
对于此次深化商业车险改革费率的调整,刘x表示,进一步扩大保险公司定价自主权,扩大自主费率调整系数的下浮空间,不同地区实行差异化的浮动系数,体现了地域间的费率差异。
根据前期行业测算,本次深化商业车险改革之后,最低折扣率将进一步下调至0.3825,部分地区低至0.3375(即具有良好驾驶习惯的安全记录车主在一家经营稳健的保险公司投保,保费可能下浮20%左右)。此外,商业车险赔付率可能提高3.6个百分点。
经营财产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当年自留保险费的限制问题。保险公司自留保险费与其承担保险责任范围密切相关,关系到其承保能力和偿付能力。根据《保险法》第99条的规定,保险公司当年自留保险费不得超过实有资本金加公积金总和的四倍,以确保其资本与承保额度相匹配并加
保险公司车险条款和费率的差异问题,指出同一地区的不同保险公司遵循的是统一车险条款和费率。在选择保险公司时,可以考量资产结构、偿付能力、信用等级、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等方面。此外,汽车保险主要包括第三者责任险和全车盗抢险等险种。
新《保险法》的两大特色。首先,新法引入了保证保险的概念,明确了保险公司在信用担保方面的业务范围,包括雇员忠诚保证保险和还贷保证保险等。其次,新法扩展了保险公司的经营范围,允许其经营与保险有关的其他业务,如补充养老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等新型业务,适应
人身保险合同立法中的几个问题。首先,关于未成年人的保险问题,需要统一法律界定其民事行为能力,并明确规定保险金额。其次,关于履行如实告知义务问题,应明确规定投保人在复效申请中的如实告知义务,以维护保险人的合法权益。实际操作中,对投保人是否真正履行该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