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婚姻家庭 > 继承法 > 继承丧失 > 完善我国继承权丧失制度的若干思考

完善我国继承权丧失制度的若干思考

时间:2023-11-29 浏览:2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47974

一、引言

继承权丧失制度对于保障家庭职能的实现、弘扬法律的公平价值理念和维护和睦文明的家庭关系具有重要作用。我国现行的继承权丧失制度主要见于1985年10月1日开始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以下简称《继承法》)第7条和1985年9月11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若干问题的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第9-14条和第28条之规定。然而,近20年的司法实践表明,现行的继承权丧失制度规定过于原则,简单,缺乏可操作性。因此,有必要对继承权丧失制度进行研究。

二、继承权丧失概念的探讨

我国学术界对于继承权丧失的概念存在三种不同的观点。

第一种观点

该观点认为继承权丧失是指对被继承人或其他继承人犯有某种罪行或者有其他违法行为的继承人,依法取消其原来享有的继承被继承人遗产的权利。继承权的丧失也可以被称为继承权的剥夺,是指依照法律的规定在发生法定事由时取消继承人继承被继承人遗产的资格。

第二种观点

该观点认为继承权的丧失是指对被继承人或其他继承人犯有某种罪行或其他违法行为的继承人,依法取消其原拥有的法定继承权和遗嘱继承权。继承权的丧失是指具有继承资格的人,因犯有某些罪行或因不道德行为,依法丧失继承人资格或由被继承人剥夺其继承资格。

第三种观点

该观点认为继承权的丧失可以分为狭义和广义。狭义的继承权丧失是指依照法律规定在发生法定事由时,法院取消继承人的继承权或其自然丧失继承权,也可以称为继承权的剥夺。广义的继承权的丧失包括继承权的依法被剥夺,以及其他非继承人自己的意志所决定的原因而使继承人不该享有继承权,如被遗嘱取消继承权。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继承权丧失的几种情形

    继承权丧失的几种情形。包括故意杀害被继承人、为争夺遗产而杀害其他继承人、遗弃或虐待被继承人以及伪造、篡改或销毁遗嘱等情形会导致继承人丧失继承权。其中,第一、二、四条情形是绝对的,没有挽回余地,而第三条情形则存在相对性,表现出悔改并得到被继承人宽恕可不

  • 一对老夫妇的子女继承权纠纷案件分析

    一对老夫妇的子女继承权纠纷案件,分析了继承权的取得与丧失、客观与主观意义上的继承权,以及四个子女签订的协议的法律效力。其他三个子女并未丧失法定继承权,有权依法主张自己的继承权,并可提起新的诉讼要求继承权恢复。

  • 继承人伪造、篡改或者销毁遗嘱的法律规定

    关于继承人伪造、篡改或销毁遗嘱的法律规定。伪造遗嘱的继承人会丧失继承权;篡改或销毁遗嘱情节严重时也会丧失继承权。同时,如果继承人的行为侵害了特定继承人的利益并造成生活困难,将被认定为情节严重。最终判断权在人民法院。

  • 继承权的主体

    继承权的主体、实现条件、继承顺序等相关内容。继承权主体包括法定继承人、遗嘱指定的继承人以及遗赠扶养协议指定的继承人。实现继承权需满足继承人在主体范围内、未丧失继承权、继承内容合法等条件。遗产按照配偶、子女、父母等顺序继承,遗嘱指定的情况除外。在遗产分

  • 放弃继承权是否可撤销
  • 未尽赡养义务的儿子是否能获得父亲的死亡赔偿金?
  • 民法典规定的同一顺位继承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