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保险法 > 保险法律法规 > 保险法司法解释 > 关于人寿保险法律条款的解析及对保险公司个别解析的纠正

关于人寿保险法律条款的解析及对保险公司个别解析的纠正

时间:2023-12-21 浏览:2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4813
一、人寿保险单不纳入破产债权涉及到的法律条文有:

公司法

第三条:公司的法人属性和财产权

根据《公司法》第三条的规定,公司是一种企业法人,拥有独立的法人财产,并享有法人财产权。公司对其债务承担责任时,以其全部财产为限。

有限责任公司

根据《公司法》第三条的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是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

股份有限公司

根据《公司法》第三条的规定,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是以其认购的股份为限。

个人独资企业法

第二条:个人独资企业的定义和责任

根据《个人独资企业法》第二条的规定,个人独资企业是指在中国境内由一个自然人投资设立的经营实体,其财产为投资人个人所有。个人独资企业的投资人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责任。

合伙企业法

第二条:合伙企业的定义

根据《合伙企业法》第二条的规定,合伙企业是指在中国境内由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共同投资设立的普通合伙企业和有限合伙企业。

普通合伙企业

根据《合伙企业法》第二条的规定,普通合伙企业由普通合伙人组成,合伙人对合伙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如果《合伙企业法》对普通合伙人的责任形式有特别规定,应按照其规定执行。

有限合伙企业

根据《合伙企业法》第二条的规定,有限合伙企业由普通合伙人和有限合伙人组成。普通合伙人对合伙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而有限合伙人的责任则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

合同法

第七十三条:债权人代位行使债务人的债权

根据《合同法》第七十三条的规定,如果债务人未行使到期债权,导致债权人遭受损害,债权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以自己的名义代位行使债务人的债权,但该债权必须是属于债务人自身的。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

第十二条:专属于债务人自身的债权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解释(一)第十二条的规定,合同法第七十三条第一款中所指的专属于债务人自身的债权,是指基于抚养关系、赡养关系、继承关系产生的给付请求权和劳动报酬、退休金、养老金、抚恤金、安置费、人寿保险、人身伤害赔偿请求权等权利。

保险法

第二十四条:保单不被查封罚没

根据《保险法》第二十四条的规定,保单是不被查封罚没的财产。

第六十一条:不存在争议的财产分配

根据《保险法》第六十一条的规定,不存在争议的财产分配与人寿保险无关。

个人所得税法

第四条:免税个人所得

根据《个人所得税法》第四条的规定,下列个人所得免征个人所得税:省级人民政府、国务院部委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以上单位、外国组织、国际组织颁发的科学、教育、技术、文化、卫生、体育、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奖金;国债和国家发行的金融债券利息;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的补贴、津贴;福利费、抚恤金、救济金;保险赔款;军人的转业费、复员费;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干部、职工的安家费、退职费、退休工资、离休工资、离休生活补助费;依照我国有关法律规定应予免税的各国驻华使馆、领事馆的外交代表、领事官员和其他人员的所得;中国政府参加的国际公约、签订的协议中规定免税的所得;经国务院财政部门批准免税的所得。

保险赔款和遗产税

第四十二条:保险赔款作为被保险人的遗产

根据《保险法》第四十二条的规定,如果被保险人死亡后符合以下情形之一,保险金将作为被保险人的遗产,由保险人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的规定履行给付保险金的义务:没有指定受益人,或者受益人指定不明无法确定的;受益人先于被保险人死亡,没有其他受益人的;受益人依法丧失受益权或者放弃受益权,没有其他受益人的。如果受益人与被保险人在同一事件中死亡,且无法确定死亡先后顺序,将推定受益人死亡在先。

法律解析

根据《保险法》和《公司法》的规定,人寿保险公司在分立、合并或者被依法撤销的情况下可以解散。然而,目前尚未发生保险公司破产的情况,这是由于破产解散程序的严格执行以及保监会对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的监管。根据《保险法》第八十九条和第九十二条的规定,经营有人寿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在被撤销或宣告破产时,其持有的人寿保险合同及责任准备金必须转让给其他经营人寿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如果无法达成转让协议,则由国务院保险监督管理机构指定接受转让。在转让或指定接受转让的情况下,应保护被保险人和受益人的合法权益。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保险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