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国务院或省级人民政府批准用地的批复文件。对于国务院批准的城市用地,还应公开省级人民政府审核同意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实施方案的文件(即征地批文)。
2. 地方人民政府转发国务院批准用地的文件。如果用地面积、补偿标准、安置途径等批准情况与申报情况发生变化,转发文件中应明确表述变化后的情况。
3. 征地告知书以及征地报批前程序的相关证明材料,包括告知、确认和听证。这是征地报批前的“三程序”,缺一不可。
4. 一书四方案,包括建设用地项目呈报说明书、农用地转用方案、补充耕地方案、征收土地方案和供地方案(城市建设用地为“一书三方案”)。
5. 征地公告、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公告等材料,即“两公告一登记”中的两公告。
1. 用地报批前的征地调查结果和听证笔录。
2. 用地批准后的征地补偿登记材料。
3. 征地补偿费用支付相关凭证。
4. 勘测定界图(涉及军事、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重要工程设施的项目除外,根据国家测绘资料保密规定)。
5. 其他属于依申请公开范围的相关材料。
劳动仲裁案件的受理期限为一年,期间会因为不同情况有所中断或中止。申请劳动仲裁时,需递交申请书和相关证据,经过仲裁委员会受理决定后组成仲裁庭。仲裁程序包括答辩、公开进行、当事人到庭义务等。仲裁庭会在查明事实基础上先行调解,若调解不成会及时作出裁决,裁决
开庭审判阶段的程序及步骤,包括开庭前的准备工作、开庭宣布、案件公开审理、告知诉讼权利、审判长询问回避申请以及延期审理的情形。在开庭前,书记员需核对人员并宣读法庭规则。审判长会宣布开庭并告知当事人相关诉讼权利,包括回避申请、自行辩护等权利。同时,文章还
征地拆迁中涉及的主要主体及其职责。包括拆迁人、被拆迁人、房屋承租人、拆迁实施单位、拆迁评估机构、房屋拆除单位和拆迁管理部门等。同时,文章介绍了我国法律对征地拆迁主体的相关规定,包括土地所有权、土地使用权、征收与补偿等方面的内容。市、县级人民政府负责本
旧城改造拆迁项目的补偿标准。补偿包括被征收房屋价值、搬迁和临时安置以及停产停业损失的补偿。市、县级人民政府应制定补助和奖励办法。被征收人可选择货币补偿或房屋产权调换,并签订拆迁补偿协议。协议内容包括补偿方式、金额、安置用房等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