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婚姻家庭 > 赡养 > 赡养协议 > 该案赡养协议是否有效

该案赡养协议是否有效

时间:2024-04-17 浏览:1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48334
赡养老人是我国流传下来的传统美德,同时赡养老人也是法律规定的义务,那么该案赡养协议是否有效,关于赡养协议怎么才有效的法律规定有哪些呢?下面,为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关于赡养协议怎么才有效的法律知识,供大家学习参考。

案件背景

原告汪XX与妻何XX婚后生有三子一女。1986年,长子汪XX(时28岁)到伯祖父家生活,1981年次子汪XX(时17岁)到叔叔家立嗣。1988年,汪XX与三子立分家书一份,规定了各自的赡养义务。1995年,原告汪XX夫妇与次子汪XX、三子汪*富订立了赡养协议。2004年,原告汪XX以丧失劳动能力为由向法院起诉,要求被告履行赡养协议。

第一种观点:协议有效

符合《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

根据《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十七条规定,赡养人之间可以签订赡养协议,并征得老年人同意。原、被告双方签订的协议符合该法规定,且是双方真实意愿的结果。

符合《民法通则》规定

根据《民法通则》第55条规定,民事法律行为生效应具备四个要件,即当事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不违反法律及社会公共利益,内容确定和可能。原、被告双方在签订协议时具备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赡养义务符合法律规定,且无证据证明协议内容无法履行。

符合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

赡养协议是当事人真实意愿的结果,协议效力不仅关乎双方当事人,也是法院确定赡养义务的依据。不承认赡养协议将剥夺当事人对民事行为的选择权,制约当事人意志的体现。

综上,应认定该赡养协议有效,被告应承担全部赡养责任。

第二种观点:协议无效

不符合《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

根据《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十七条规定,赡养人之间可以签订赡养协议,但这里的赡养人应指所有承担赡养义务的人,而非随意组合。1995年的协议只有次子和三子参加,不符合该法规定。

违反公平原则

协议为兄弟二人设置了不平等的赡养义务,违反了权利、义务对等的公平原则。

可能损害原告的合法权益

协议只将赡养义务设置给被告一人,若被告家庭经济状况变化,可能减弱或丧失赡养能力,无法充分保护原告的合法权益。

不符合民事法律行为的生效要件

1995年的协议违反了《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和《婚姻法》的规定,可能对原告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故该协议不具备法律效力。

综上,汪一诚的赡养义务应由其三子一女共同承担,但可适当减轻长子和女儿的赡养责任。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分家协议不能免除子女的赡养义务

    一位网友关于分家协议是否能免除子女的赡养义务的问题。律师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指出,分家协议不能免除子女对父母的赡养义务,赡养父母是法律规定的子女应尽的义务。对于该网友的情况,她有权要求小儿子履行赡养义务。

  • 赡养老人和财产处理协议

    关于赡养老人和财产处理协议的细节。协议规定乙方和丙方承担赡养责任,轮换照顾两位老人并平分医疗和日常生活费用。老人过世后,房产将出售并平分所得款项。此外,协议还涉及收入分配和存款分配等内容,并在见证下正式生效。

  • 家庭赡养协议书

    家庭赡养协议书的详细内容。协议旨在保护被赡养人的合法权益,明确赡养人的义务和责任。协议包括赡养的基本原则、被赡养人的权益保护、赡养人的责任和赡养方式等。通过签订家庭赡养协议,促进家庭和睦、和谐,保障被赡养人的晚年生活。

  • 子女单独赡养协议书

    为了弘扬敬老、养老的传统美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结合各村实际情况,村经两委和老龄委研究,特签定子女赡养老人协议书如下:。本协议书自签订之日起生效。不符合上述两个条件之一的父母,无权要求子女给付赡养费。

  • 子女间签署的赡养协议有效吗
  • 赡养协议和房产转让协议能一起写吗
  • 婚前协议是否具有公平性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