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赠是指个人通过遗嘱将自己的一部分或全部财产在死后赠予国家、集体以及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的法律制度。
遗赠扶养协议是指公民与扶养人或集体所有制组织订立的协议,规定扶养人或集体所有制组织承担该公民生养死葬的义务,并享有受遗赠财产的权利。
1. 法律行为形式不同:
遗赠扶养协议是双方法律行为,采用合同形式进行订立;而遗赠是单方法律行为,通过遗嘱形式进行表达。
2. 生效时间不同:
遗赠扶养协议是结合了死后生效行为和生前生效行为;而遗赠是死后生效的行为。
3. 扶养人资格要求不同:
根据遗赠扶养协议,扶养人必须是具有民事行为能力的个人或集体组织;而在遗赠中,受遗赠人可以是具有民事行为能力的人,也可以是无民事行为能力或受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人。
4. 行为性质不同:
遗赠扶养协议属于有偿行为,即扶养人在履行扶养义务的同时享有受遗赠财产的权利;而遗赠是无偿行为。
5. 放弃权利规定不同:
根据《继承法》的规定,受遗赠人应在知道受遗赠后两个月内明确表示接受或放弃受遗赠的意思,若逾期未表示,则视为放弃受遗赠。而遗赠扶养协议中关于扶养人接受或放弃权利的规定与此不同。
遗嘱和遗赠扶养协议之间的关系。公民可通过立遗嘱指定财产继承人,同时也可与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签订遗赠扶养协议。当两者存在抵触时,遗赠扶养协议优先处理,与协议抵触的遗嘱部分或全部无效。案例中,莫某遗嘱与遗赠扶养协议相抵触,法院最终依据协议判决遗产归属。
一份分家协议书范本的具体内容。该协议涉及夫妻二人共同财产的分配问题,明确了一处房产的归属。协议中还提到了其他子女的意见、赡养义务、变更登记手续以及协议生效和存储的相关事项。
如何撤销赡养协议的问题。文章介绍了赡养协议的内容及其法律依据,包括子女对父母的赡养义务和应遵循的原则。同时,文章还涉及被赡养人的权益保护,包括房产权、婚姻自由和财产权保护等方面。在特定情况下,如赡养人经济状况的变更,赡养费用可以相应调整。
赡养协议与财产关系的问题。赡养协议是赡养人之间履行的法定义务的协议,与财产无直接关系。赡养协议包括被赡养人和赡养人的基本信息、赡养义务、给付方式、保护措施等。子女对父母的赡养义务包括经济供养、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不得免除。若某子女无法履行赡养义务,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