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2月,家住北京房山区窦店镇卢村的张老太丈夫去世。在本村3位见证人在场的情况下,张老太与自己的3个儿子、两个闺女签订了赡养协议。协议第3条约定,因儿子田某开出租车并在镇里居住,其自愿放弃张老太在村里的房产,也不再负责张老太的生前赡养和死后安葬等一切费用。
去年11月初,张老太诉至法院,称自己年老无生活来源,请求判令田某按月给付自己300元,并承担自己医疗费用的五分之一。
审理过程中,法院到村委会进行了调查,得知张老太与田某的爱人一向不和;田某也声称自己是迫于无奈,为了安宁才签了这份赡养协议,自己已放弃房产,做了很大的牺牲。
法院审理后认为,虽然这份赡养协议是双方当事人真实意思的表示,但其中的一些条款与现行法律规定相抵触,应属无效。近日,房山法院判决田某按月给付赡养费200元,并承担母亲医疗费用自费部分的五分之一。
一位网友关于分家协议是否能免除子女的赡养义务的问题。律师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指出,分家协议不能免除子女对父母的赡养义务,赡养父母是法律规定的子女应尽的义务。对于该网友的情况,她有权要求小儿子履行赡养义务。
关于赡养老人和财产处理协议的细节。协议规定乙方和丙方承担赡养责任,轮换照顾两位老人并平分医疗和日常生活费用。老人过世后,房产将出售并平分所得款项。此外,协议还涉及收入分配和存款分配等内容,并在见证下正式生效。
为了弘扬敬老、养老的传统美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结合各村实际情况,村经两委和老龄委研究,特签定子女赡养老人协议书如下:。本协议书自签订之日起生效。不符合上述两个条件之一的父母,无权要求子女给付赡养费。
子女之间是可以就赡养义务进行分担,达成赡养义务分担协议的。由于赡养的目的是为了父母愉悦的生活,因此法律硬性规定,子女提出的赡养方案是要征得父母同意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20条规定:“赡养人之间可以就履行赡养义务签订协议,并征得老年人同意。居民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