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法律规定,只有子女、孙子女和外孙子女才有赡养的法定义务。因此,丈夫去世后,妻子没有义务养公婆。
我国的父母子女关系可以分为两类:
1. 自然血亲的父母子女关系,包括父母与婚生子女以及父母与非婚生子女。
2. 法律拟制的父母子女关系,主要包括养父母与养子女以及继父母与受其抚养教育的继子女。
然而,公婆与儿媳之间、岳父母与女婿之间,并非法律上的父母子女关系,因此不享有父母子女间的权利和义务。因此,儿媳对公婆,女婿对岳父母,并没有法定的赡养义务。
根据我国继承法的规定,丧偶的儿媳对公婆、丧偶的女婿对岳父母,只有在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情况下,才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享有遗产继承权。
所谓的“极特殊”情形是指:
1. 儿媳或女婿必须是丧偶的。
2. 儿媳或女婿在丧偶之后,对公婆或岳父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如果不满足这些特殊条件,儿媳或女婿就没有权利继承公婆或岳父母的遗产。
赡养人履行赡养义务的表现包括:
1. 经济上供养老人。赡养人应提供足够的金钱资助和实物帮助,确保无固定收入或收入较少的老人生活水平不低于家庭的正常生活标准。
2. 生活上照料老人。赡养人要照顾和料理好老人的日常生活,特别是对高龄、残疾和患病的老人,赡养人应尽心尽力去照料。
3. 精神上慰藉老人。赡养人要关心和安慰老人,满足老人的心理需求,确保老人的身心健康。尤其对患病和丧偶的老人,家庭成员应给予更多的精神安慰,帮助他们度过晚年。
4. 照顾老人的特殊需要。当老人因年老体衰而失去生活自理能力时,赡养人应尽力照顾和满足老人的特殊需求,如行动不便、听力或视力障碍等。
孙子女对外祖父母的赡养义务。孙子女和外孙子女具备负担能力时需承担赡养责任,但未成年或精神病人除外。若祖父母有固定收入可自理,孙子女可免除赡养义务。若祖父母的子女已死亡或无力赡养,孙子女需承担赡养责任。同时,孙辈对祖辈的赡养义务并不免除对父母的赡养义务
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被赡养人或与赡养纠纷有利害关系的人可以通过起诉要求子女承担赡养责任的法律问题。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在哪些情况下子女可以不履行赡养义务,并提供了维护赡养权利的方法,包括寻求社区帮助、提起民事诉讼和追究刑事责任等。
亲属间的抚养与赡养法律义务,包括父母与子女、祖父母与孙子女等之间的抚养与赡养关系,并强调了夫妻间共同承担这些法律义务所产生的债务。债务用于支付生活费、医疗费、教育费等,属于夫妻共同债务,需共同承担。
根据税务总局的规定,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和被赡养老人是否有退休金没有任何关系,因此子女交税是可以专项附加扣除的。岳父母、公婆不在专项扣除序列。另外,如果父母均已去世,祖父母尚在,代父母承担赡养义务的,也同样可以代位享受赡养费个税定额扣除额度。赡养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