赡养纠纷的调解工作应当充分利用其固有特点,以提高调解成功率,保障和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在调解过程中,需要更加耐心、细心、诚心。调解人员应耐心倾听当事人的倾诉,耐心进行说服和教育工作;细心安排调解时间,确保双方到场,细心照顾老年人的情绪变化,细心保证调解内容的完整;用诚心对待当事人,用诚心感化当事人。
调解工作的主要目的是达成赡养纠纷的调解协议,但赡养纠纷往往涉及其他家庭矛盾纠纷。因此,在调解过程中,需要将重点放在赡养纠纷的履行上,同时也要解决其他家庭矛盾纠纷。这要求我们找准矛盾焦点,有的放矢,注重调节效果,讲求工作效率。
为体现司法为民的思想,我们可以到当事人所在地进行调解,特别是对于行动不便的老人。这不仅方便当事人,还能起到法律宣传的作用,实现“调解一案,教育一片”的效果。
赡养义务的履行不仅受到法律的调整,也受到道德的约束。在调解中,应当从法律和道德的角度进行思想工作,让当事人明白赡养老人是其应尽的义务。
杨______对李______继承纠纷案的答辩。答辩人请求法院驳回原告李______的诉讼请求,强调自己对公婆尽了主要赡养义务,有权继承遗产。答辩人要求继承堂屋与东屋,并请求法院确认和保护其继承权。
孙子女对外祖父母的赡养义务。孙子女和外孙子女具备负担能力时需承担赡养责任,但未成年或精神病人除外。若祖父母有固定收入可自理,孙子女可免除赡养义务。若祖父母的子女已死亡或无力赡养,孙子女需承担赡养责任。同时,孙辈对祖辈的赡养义务并不免除对父母的赡养义务
赡养纠纷的调解方法。在调解过程中需要耐心、细心、诚心,找准矛盾焦点,强化司法为民思想并多开展巡回审判。同时,要找准法律与道德的结合点,充分发挥外部力量的协助调解作用,调解项目及内容应尽可能详细。
涉及赡养费纠纷的案件是否可以免交诉讼费的问题。根据相关规定,残疾人无固定生活来源、追索赡养费、扶养费、抚育费、抚恤金,以及符合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等特定人群可以申请免交诉讼费。此外,因见义勇为或保护社会公共利益而导致自身权益受损的人也可以申请免交诉讼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