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迁补偿协议是拆迁双方就补偿安置条件达成一致意见的表示,签字即为认可。然而,即使拆迁补偿标准早已定好,被征收人仍然有反对的机会。
被征收人可以主张协议无效,并争取重新协商签订补偿安置协议的机会。以下是协议无效的几种情况:
如果征收房屋或土地的主体没有合法权利,例如街道办、村委会等进行的所谓“征收行为”,则签订的补偿协议对被征收人没有法律约束力。
如果被征收人的房屋或土地并不在征收范围内,或者征收部门在未获得征地批文的情况下进行征收,或者存在少批多占的情况,被征收人可以通过申请公开征地信息来确认自己的房屋或土地不在征地范围内。在这种情况下,补偿协议对被征收人没有法律约束力。
如果征收方以欺诈、胁迫、乘人之危的方式逼迫被征收人在非自愿的情况下签署补偿协议,被征收人可以保存相关证据并及时报警。被征收人可以通过诉讼渠道确认合同无效或撤销。
如果代理人在超越代理权限或没有代理权限的情况下与征收方签署拆迁补偿协议,且被征收人不认可该协议,那么该协议是无效的。
如果在签字后发现拆迁补偿协议的补偿标准与之前协商的不一致,补偿金额减少了很多或无法维持基本生活,被征收人可以提起行政诉讼。然而,被征收人举证可能会面临困难,因此在签订协议时要谨慎。
如果征收方以需要领导签字盖章或上级部门审批为由,将被征收人签字的补偿协议擅自修改,被征收人可以请求法院认定修改后的协议无效或撤销、变更协议。然而,在法院认定之前,征收方可能会利用该协议启动后续程序,对被征收人造成不利影响。
如果征收程序违反法律规定,例如评估机构选定违法或估价不合理,政府未进行论证和公示补偿方案,未组织听证会等,被征收人可以请求法院认定征收方案无效。
超市店面租期未满时面临拆迁的索赔问题。当租赁合同未到期且拆迁导致停产或停业时,拆迁方应补偿承租人损失。补偿方式包括产权调换、作价补偿以及结合两种方式。产权调换保护被拆迁人产权,但可能影响拆迁方余房率;作价补偿是拆迁方乐于采用的形式,但初期需投入较大资
房屋征收中的不同拆迁补偿方案,包括货币补偿、产权置换和结合型补偿。货币补偿依据市场评估价、商品房交易均价和重置价三种法定评估依据。产权置换分为价值标准产权置换和面积标准产权置换两种形式,包括异地安置和回迁安置。结合型补偿则结合了货币补偿和产权置换。市
商业用房改建后的拆迁补偿问题。目前各地补偿标准不统一,有的地方以房屋权属登记为准,有的地方以房屋的实际用途为准。在拆迁过程中,政府需进行风险评估,征求公众意见,并经过政府常务会议讨论后,确保征收补偿费用足额到位,然后依法公告并委托实施单位进场开展工作
拆迁补偿方案是否需要公告的问题。根据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规定,拆迁及其补偿信息应公开,以保障被拆迁人的知情权。补偿方式包括货币补偿和产权置换,其中货币补偿通过专业评估机构估价确定补偿金额,而产权置换则是通过实物置换获得新的房屋产权。公开透明的补偿方案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