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婚姻家庭 > 军婚 > 军人结婚 > 军官家属随军条件

军官家属随军条件

时间:2025-01-25 浏览:51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49543

军官家属随军条件的法律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兵役法的相关规定以及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军官服役条例第三十二条和第四十一条,军官家属随军的条件将根据一九六三年中央军委批准、总政治部规定的标准进行重新规定。下文将详细阐述军官(包括文职干部)家属随军的具体条件。

一、副营职或副科级以上的军官、文职干部

军官、文职干部如果担任副营职或副科级及以上职务,其配偶和未成年子女、无独立生活能力的子女可以随军。但需经师(旅)级以上单位的政治机关批准。

二、服现役或在军队服务满十五年以上的军官、文职干部

军官、文职干部如果已经服现役或在军队服务满十五年以上,其配偶和未成年子女、无独立生活能力的子女可以随军。

三、在特定地区服役或服务满三年以上的军官、文职干部

在驻边疆国境县(市)、沙漠区、国家确定的边远地区中的三类地区和解放军总部确定的一、二类岛屿的部队,以及陆军、空军执行海上任务的船艇上服役或服务的正连职或一级科员以上,并在上述部队或船艇上工作满三年以上的军官、文职干部,其配偶和未成年子女、无独立生活能力的子女可以随军。

四、在特定地区服役或服务满十年以上的军官、文职干部

在驻边疆国境县(市)、沙漠区、国家确定的边远地区中的三类地区和解放军总部确定的一、二类岛屿的部队,以及陆军、空军执行海上任务的船艇上服役或服务的副连职或二级科员,并服现役或在军队服务满十年以上(其中在上述部队或船艇上工作满三年以上)的军官、文职干部,其配偶和未成年子女、无独立生活能力的子女可以随军。

五、从事特定工作满五年以上的专业技术军官、专业技术文职干部

具备以下条件之一的专业技术军官、专业技术文职干部,其配偶和未成年子女、无独立生活能力的子女可以随军:- 在导弹、卫星、核武器试验训练基地从事试验、测控工作满五年以上;- 在战略导弹部队从事装配检验工作满五年以上。

六、在海军、国防科工委的舰、艇、船上服役满三年以上的军官

在海军、国防科工委的舰、艇、船(只限执行海上任务的)上服役,并在舰、艇、船上工作满三年以上的副连职以上的军官,其配偶和未成年子女、无独立生活能力的子女可以随军。

七、空勤军官或在核潜艇上服役的军官

空勤军官,包括飞行、领航、通信、射击、空中机务等岗位的军官,以及在核潜艇上服役的军官,其配偶和未成年子女、无独立生活能力的子女可以随军。

八、驻北京市城区部队的军官、文职干部

驻北京市城区部队的正营职、正科级以上军官、文职干部,或服现役满十五年以上的副营职、副科级军官、文职干部,其配偶和未成年子女、无独立生活能力的子女可以随军。驻北京市所辖各县部队的军官、文职干部家属随军条件,按照第一条和第二条的规定执行。驻京部队空勤军官家属随军条件,按照第七条的规定执行。

士官家属随军条件

一般来说,五级以上的高级士官及以上级别的士官家属可以随军。具体要求可能因地区而异。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军人婚姻的特殊保护

    军人婚姻的特殊保护。军队是执行国家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军人的婚姻保护对于维护军队稳定和官兵切身利益至关重要。历史上,我国婚姻法对军人婚姻一直给予特殊规定和特别保护,符合国情和军情。这种特别保护并不违背婚姻自由原则,而是在特殊背景下的必要措施。

  • 现役军人配偶离婚请求权的限制性规定

    现役军人配偶离婚请求权的限制性规定。根据《婚姻法》相关规定,现役军人的配偶要求离婚需得军人同意,这一规定限制了非军人配偶的离婚请求权。对现役军人给予特殊保护符合我国婚姻家庭立法传统和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适用条件包括现役军人、现役军人的配偶、要求离婚

  • 对军人保护的法律措施

    我国对于军人婚姻的特殊保护措施。在军人无重大过错的情况下,法律限制了非军人配偶提出离婚的权利,以保护军人的婚姻稳定。对于现役军人的范围及适用条件进行了明确,同时强调了对女方的特殊保护,保护妇女、胎儿及婴儿的利益。

  • 军婚罪判决书的效力问题

    军婚的法律要求、办理手续和流程。军婚要求夫妻双方或一方为现役军人,并需满足特定的结婚年龄和配偶条件。办理手续包括户口、居民身份证、婚姻状况证明等。办理流程包括打结婚报告、填写申请结婚登记表、政审函调、开结婚介绍信等步骤。

  • 法律对军婚的规定和权益常识
  • 现役军人结婚是否需要进行政治审查
  • 战时拒不救治伤病军人是犯罪吗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