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民事诉讼法》第22条规定:“对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第23条规定,对于不在我国领域内居住的人提起的有关身份关系的诉讼,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原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原告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根据这些规定,涉外离婚案件,只要一方是中国境内居住的人,不管是对居住在中国境内或境外的被告提起的离婚,中国法院都有管辖权,居住在中国境内的配偶,无论是对居住在中国境外的外国人,还是居住在外国的中国籍公民,提出离婚诉讼都由原告住所地或经常居住地的中国法院受理,审理时,均适用我国婚姻法。具体总结如下:
1)中国公民一方居住在国外,一方居住在国内,不论哪一方向我国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国内一方住所地的人民法院都有权管辖。如国外一方在居住国法院起诉,国内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诉的,我国民法院有权受理。如果双方均为出国人员,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诉离婚的,应向出国前一方住所地人民法院起诉。
2)在国内结婚并定居国外的华侨,如定居国法院以离婚诉讼须由婚姻缔结地法院管辖为由不予受理,当事人向我国民法院提出离婚诉讼的,由婚姻缔结地或一方在国内的最后居住地人民法院受理。
3)在海外结婚并定居的华侨,如定居国法院以离婚诉讼须由国籍所属国法院管辖为由不予受理,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出离婚诉讼的,由一方原住所地或在国内的最后居住地人民法院受理。
4)公民双方在国外但未定居,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诉离婚的,应由原告或者被告住所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5)中国公民和外国人在我国境外要求离婚的,当地法院是否受理,由该法院依其国内法决定。
6)涉港、澳、台的离婚案件的管辖,可比照涉外案件处理。
7)双方当事人均是外国人的,如果双方的婚姻缔结地是在中国的,我国法院有管辖权,如果双方的婚姻缔结地在国外,此时我国法院一般不受理。
中国公民与外国人结婚时的登记地点和相关证件要求。双方需在中国公民户口所在地的指定婚姻登记机关登记,并提供各自的户籍证明、护照或其他身份国籍证件、居留证件及婚姻状况证明等文件。同时,特殊人员如现役军人、外交人员等以及与正在服刑的人员不得与外国人结婚。
涉外当事人身份认证的相关要求和流程。对于境外当事人,需要提供基本情况和主体存在的证明,身份认证需经公证机关证明和驻外使领馆认证。境外法人及其他组织作为原告需提交合法注册登记和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委托律师代理诉讼需委托中国律师。授权委托书需履行公证、认
涉外结婚的限制主体,包括担任特定公职的人员,如现役军人、外交人员、公安人员、机要人员及其掌握重大机密的人员等,以及正在接受劳动教养和服刑的人。法律禁止这些人同外国人结婚是为了维护国家的安全和利益。
涉外离婚的管辖权问题,包括中国公民与外国人、涉港、澳、台离婚案件的管辖原则。对于不同情况下离婚案件的管辖,文章分别进行了详细阐述,如双方均为留学生、华侨与国内公民、港澳同胞与国内公民的离婚案件等。文章还指出,不同婚姻缔结地的离婚案件管辖也有所不同。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