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关于人的行为能力的法律适用
根据个人的国籍国法确定人的行为能力。但是,外国人在我国境内进行民事活动时,若依其本国法无行为能力而依我国法为有行为能力,则应认定其具有行为能力。同时,我国公民在定居国外进行民事活动时,可以适用定居国的法律。2. 关于合同关系的法律适用
就合同关系而言,应当适用当事人协议选择的法律;若没有选择,则适用与合同有最密切联系的国家的法律。但是,在中国境内履行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合同、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合同和中外合作勘探开发自然资源合同时,应适用中国法律。3. 关于侵权行为的法律适用
对于侵权行为的损害赔偿,应适用侵权行为地的法律。然而,对于发生在中国境外的行为,若依中国法律不属于侵权行为,则人民法院不以侵权行为处理。4. 关于不动产关系的法律适用
就不动产关系而言,应适用不动产所在地的法律。5. 关于婚姻关系的法律适用
就婚姻关系而言,结婚应适用婚姻缔结地的法律,离婚应适用受理案件的法院所在地的法律。6. 关于遗产继承的法律适用
就遗产继承而言,对于动产应适用被继承人死亡时住所地的法律,对于不动产应适用不动产所在地的法律。7. 关于抚养关系的法律适用
就抚养关系而言,应适用与被抚养人有最密切联系的国家的法律。1. 被告在我国领域内没有住所的管辖
对于合同纠纷或其他财产权益纠纷,若被告在我国领域内没有住所,原告可以在与争议有一定联系的地点的人民法院选择管辖。具体而言,如果合同在中国境内签订或履行,或者诉讼标的物在中国境内,或者被告在中国境内有可供扣押的财产,或者被告在中国境内设有代表机构,可以由合同签订地、合同履行地、诉讼标的物所在地、可供扣押财产所在地、侵权行为地或代表机构住所地的人民法院管辖。2. 涉外合同或涉外财产权益纠纷的选择管辖法院
对于涉外合同或涉外财产权益纠纷的当事人,可以通过书面协议选择与争议有实际联系的地点的法院进行管辖。但选择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管辖时,不得违反法律关于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的规定。3. 应诉管辖
涉外民事诉讼中,若被告对人民法院的管辖没有异议,并且应诉进行实质性答辩,则视为被告认可该人民法院具有管辖权。这一规定被称为应诉管辖或默示管辖。即使原告向无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但被告未提出管辖权异议并前来应诉进行实质性答辩,该人民法院仍视为具有管辖权。涉外纠纷的管辖范围和法律适用问题。涉外纠纷的管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由中级人民法院和基层法院分别审理。涉外民事案件的法律适用需运用冲突规范解决法律冲突。文章还详细阐述了关于人的行为能力、合同关系、侵权行为、不动产关系、婚姻关系、遗
涉外离婚有两种方式,即协议离婚和起诉离婚。协议离婚需要双方签订离婚协议书,并携带相关身份证件和结婚证到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离婚登记。起诉离婚则需要到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
中国公民在国外未定居,其配偶居住在国内,不论哪一方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都由国内一方住所地的人民法院管辖。协议离婚,办理离婚登记需要双方亲自到场,才能够确定婚姻关系的解除。即与外国人离婚,可向本人住所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在申请承认外国离婚判决中,申
在国内结婚并定居国外的华侨,如定居国法院以离婚诉讼须由婚姻缔结地法院管辖为由不予受理,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出离婚诉讼的,由婚姻缔结地人民法院管辖。中国公民双方在国外但未定居,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诉离婚的,应由婚姻缔结地人民法院管辖。离婚之诉,专属夫妻之住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