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全(原告)于2002年1月从台湾省回乡探亲,3月在经人介绍认识李-莉(被告),双方于3月31日登记结婚(双方均系再婚)。原告于登记结婚当天,给了被告1万余美元用于购置房屋。后被告以其名义办理购房手续,购得房屋一套(尚未交付使用),价值人民币9万余元。另外,原告于3月31日送给被告金饰数件。婚后双方还共同购置了电视机、大床等。婚后夫妻感情尚好,没有生育子女。在原告生病期间,被告陪原告上医院看病,照料原告。原告于同年5月底返回台湾。8月中旬,原告从台湾回来后,发现被告由于做生意,常早出晚归,对其冷淡,关心不够,遂于2003年9月向人民法院起诉,认为双方婚前缺乏了解,婚后没有夫妻感情。要求与被告离婚,并依法分割夫妻共同财产。而被告坚决不同意离婚。
法院经审理后认为:由于原、被告双方婚前了解不够,婚姻基础脆弱,婚后也没有真正培养夫妻感情。原告离婚态度坚决,夫妻感情确已破裂,再维持夫妻关系已无实际意义。商品房系原告一人出资购买,应归原告所有。原告称婚后给了被告金饰数件,但提供不出证据证实其所讲的金器数目,只能按被告承认的数目来认定分割。据此,人民法院依照《婚姻法》的规定,作出准予离婚的判决,并对共同财产进行了分割。
一审宣判后,李-莉不服,向法院提出上诉称:商品房是苏全赠送给我的纪念品,应归我所有,一审将此商品房判归男方所有,没有保护妇女合法权益。金饰是其婚前送给我的见面礼,不应作共同财产进行分割。苏全劝我辞掉工作后,我没有住房,没有生活来源,要求苏*学给予经济补偿。
二审法院审理后认为:苏全与李-莉草率结婚,婚后未能建立起夫妻感情,原审判决准予离婚是正确的。商品房系双方在婚后购置,属夫妻共同财产。女方称该房为男方所赠,缺乏依据,不予认定。考虑女方住房困难,分割时产权可以判归男方所有,但应由男方给女方适当补偿。金饰数件是男方送给女方的礼物,应为女方所有,一审判决作共同财产认定和分割不妥,应予纠正。
一、对于本件涉及台胞的离婚案件,由于当事人双方婚前缺乏了解,婚后又未建立起夫妻感情,经常分居两地,一、二审法院认定双方感情确已破裂,符合婚姻法的规定,也符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如何认定夫妻感情确已破裂的若干具体意见》第2条的规定,即“婚前缺乏了解,草率结婚,婚后未建立起夫妻感情,难以共同生活的”,“视为夫妻感情确已破裂。一方坚决要求离婚,经调解无效,可依法判决准予离婚”。
夫妻离婚案中婚前购房归属问题。法院认为,男方婚前购买的房产虽在婚后办理房产证,但仍属于婚前个人财产,不应视为夫妻共同财产进行分割。依据婚姻法规定,一方的婚前财产为夫妻一方所有,不因婚姻关系延续而转化为共同财产,除非另有约定。
二婚婚前买房一方去世后财产分割的问题。根据继承法,婚前购买的房屋属于个人财产,按照遗嘱或法定继承人继承。婚前个人房产的分割需考虑不同情况,如共同偿还贷款等。在离婚时,共同财产可协商或根据法院判决分配,而房屋产权以物权登记为准。
离婚时的财产分割与补偿问题。夫妻共同财产在离婚后需要分割,双方应平等享有共同财产所有权。财产分割可通过协议或法律途径解决争议,原则上是均等分割,但根据实际情况可协商处理。共同财产来源包括劳动所得和其他合法财产,但个人特有财产除外。对于稿费等特殊情况,
离婚时黄金首饰的财产分割问题。根据《婚姻法》规定,黄金首饰作为夫妻一方个人财产,不属于共同财产,离婚时不自动分割。夫妻可以协商或诉讼解决黄金首饰的财产归属问题,法院会综合考虑双方实际情况和法律规定进行公平分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