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况下,只有犯有重婚罪的配偶或受害人才有权提起诉讼。
法律重婚是指在前一段婚姻未解除的情况下,与他人进行结婚登记。在中国实行单一登记制度的情况下,只要双方办理了结婚登记,无论是否同居,都构成了重婚。
事实重婚是指在前一段婚姻未解除的情况下,与他人以夫妻的名义共同生活,但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只要双方公开以夫妻的名义共同生活,即使未办理结婚登记,也构成了重婚。以下情形可以视为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
以夫妻自居的表现形式包括当事人之间的承认、日常生活中的称呼,以及男方在女方生病时以丈夫的名义签名和陪伴,男方在女方生育时以父亲的名义在医院签字,以及男方以父母的名义为子女庆祝满月等。此外,通常还需要取得周围群众和当事人亲朋戚友的证言,以证明周围群众认为当事人是夫妻。
重婚是婚姻感情确已破裂的情况之一,根据《婚姻法》第三十二条的规定,对于调解无效的情况之一,即重婚或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受害人可以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请求法院判决离婚。
在离婚诉讼中,重婚是无过错方请求损害赔偿的理由之一,根据《婚姻法》第四十六条的规定,导致离婚的情况之一即为重婚。因此,在提起离婚诉讼的过程中,无过错方可以同时提起重婚导致离婚的损害赔偿诉讼。
受害人可以向法院提起刑事自诉,要求对重婚者进行刑事处罚。根据《刑法》第二百五十八条的规定,有配偶而重婚的,或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将受到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的刑事处罚。根据《婚姻法》第四十五条的规定,对于重婚、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遗弃家庭成员构成犯罪的情况,受害人可以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刑事自诉,公安机关应当依法进行调查,人民检察院应当依法提起公诉。
重婚罪的定义和构成要件。重婚罪是指有配偶者再次结婚或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行为。构成重婚罪需满足两个要件:一是存在有效的婚姻关系,二是再次结婚或与他人以夫妻关系同居生活。根据法律规定,重婚行为是禁止的,并可能面临刑事处罚。受害者可以依法向法院提起
重婚罪的判决标准和相关定义。犯重婚罪的人会被判处两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其中包括已有婚姻对象之外再度缔结婚姻关系或明知对方已有合法婚姻伴侣仍与其建立婚姻关系的行为。对于存在有效夫妻关系且未经过法律程序解除的夫妻关系,当事人在重婚时将会被视为有配偶之人
自诉案件,只有被害人本人起诉法院才受理,检察院起诉法院不受理。重婚罪属于侵犯公民权利罪,侵犯的是公民的婚姻家庭权。但有时候重婚罪是由被害人造成的,被害人支持配偶重婚。重婚罪侵犯的客体不仅是犯罪者的合法配偶,也侵犯了社会秩序。对于重婚罪,公安机关有义务
重婚罪1994年2月1日民政部《婚姻登记管理条例》公布实施后,我国不再承认事实婚姻。2001年12月27日生效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第五十八条规定:“未按婚姻法第八条规定办理结婚登记而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的男女,起诉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