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婚姻与一般的合法婚姻相比,存在以下几个不同之处:
事实婚姻指的是未办理或未合法办理结婚登记手续。
事实婚姻要求以夫妻名义公开共同生活,并具有长期共同生活的目的,这与非婚两性关系(如通奸、姘居等)有所区别。
事实婚姻要求男女双方均无配偶,已达法定婚龄,并且不存在禁止结婚的情况。
当事人双方无配偶,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以夫妻关系同居生活,并且被周围群众所公认,即可被认定为事实婚姻。
由于事实婚姻未经法定登记手续,属于违法婚姻。为维护法律的严肃性,原则上不予承认和保护。如果当事人不符合结婚条件,但依照婚姻法的相关规定对女方或子女利益予以特殊照顾,则可以否认其婚姻关系。如果男女双方均符合结婚条件,或者在起初以夫妻关系同居时不符合结婚条件,但后来符合结婚条件且未办理结婚登记,则应对当事人进行严肃的批评教育,并责令其补办结婚登记。
事实婚姻是相对于合法登记婚姻而言的,未经法定登记的事实婚姻本质上属于违法婚姻。然而,考虑到我国的现实国情,为了维持一定范围内,尤其是广大农村人口婚姻关系的稳定,国家对未办理结婚登记而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的男女双方之间的关系予以有条件的认可,这就产生了事实婚姻的概念。
针对解除事实婚姻的方法,目前尚无统一的标准。我们认为,既然事实婚姻与登记婚姻具有同等效力,解除事实婚姻也应当同等对待,即需要通过法定方式(即行政手段,如到民政部门,或诉讼手段,如到人民法院)进行解除。实际操作中,民政部门往往不会受理事实婚姻的协议离婚请求,因此最好是通过法院(即提起离婚诉讼)来解除事实婚姻关系。
对于未按婚姻法规定办理结婚登记而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的男女,如果起诉到人民法院要求离婚,应当区别对待。自1994年2月1日民政部《婚姻登记管理条例》公布实施以来,如果男女双方符合结婚实质要件,人民法院应当告知其在案件受理前补办结婚登记;如果未补办结婚登记,则按解除同居关系处理。
总之,目前我国法律上已经取消了事实婚姻这一概念。因此,人们所理解的通过法院诉讼解除事实婚姻是错误的。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们诉讼解除事实婚姻多是针对事实婚姻期间(现在称为同居期间)产生的孩子抚养及财产问题向法院起诉,法院会受理此类案件。
原告李某和被告董某之间的表兄妹关系及同居生活情况。双方未进行结婚登记,因属三代以内旁系血亲,不符合结婚的实质要件,不属事实婚姻,实为同居关系。法院裁定驳回原告的离婚诉讼请求。对于是否应宣告婚姻为无效婚姻还是解除同居关系,作者同意第二种观点,即不属事实
事实婚姻的相关规定。对于未按婚姻法规定办理结婚登记的男女,在特定时间点之前或之后的,根据是否满足结婚实质要件,有不同的处理方式。之前共同生活的可视为事实婚姻处理;之后的若未能补办结婚登记,则按解除同居关系处理。
两个月后,二人又恢复同居关系,直至余某起诉到法院,要求解除与孙某的同居关系。第二种意见认为:此案中两人的关系属事实婚姻。因此,孙某和余某在第一次分居后,若与他人登记结婚或与第三人形成新的事实婚姻均属重婚行为。
事实婚姻的解除目前尚没有统一的标准,我们认为既然事实婚姻与登记婚姻具有同等效力,就应同等对待,即事实婚姻的解除也需要通过法定方式[即行政手段或诉讼手段]在实践操作中,民政部门往往不会受理事实婚姻的协议离婚请求,所以解除事实婚姻关系最好是到法院。承认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