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婚姻家庭 > 婚姻法规 > 婚姻法条例 > 同居期间的财产处理原则是如何的

同居期间的财产处理原则是如何的

时间:2024-06-19 浏览:1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51764
如果男女双方是夫妻关系的,要分割财产的,按照夫妻共同财产来进行分割。如果是同居关系要分割财产的,就会有所不同了,那么,同居期间的财产处理原则是如何的?今天,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您答疑解惑,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同居关系的构成要件

同居是指男女双方未经结婚登记而公开以夫妻关系或秘密的两性关系同居生活所形成的社会关系。

同居的构成要件包括:

1、同居主体是男女双方

同居关系的主体是男女双方。

2、未经结婚登记

同居关系的双方未经过结婚登记。

3、以共同生活为目的

同居关系的目的是共同生活。

4、以公开的夫妻关系或秘密的两性关系同居

同居关系可以是公开的夫妻关系,也可以是秘密的两性关系。

同居期间财产的范围和性质

同居财产是指男女双方或一方在同居期间取得的合法收入或财产。

同居财产的范围包括公民的收入、房屋、储蓄、文物、图书资料、林木、牲畜、家禽、知识产权中的财产权和法律允许公民所有的其他生产资料、生活资料。

关于同居期间财产的性质,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规定,双方共同所得的收入和购置的财产按照一般共有财产处理。而对于一方所得收入和财产未予规定。据本人理解,同居期间双方共同所得收入和购置的财产为一般共有财产,一方所得收入和购置的财产在对方没有提供辅助性劳动和生活帮助的情况下应归该一方个人所有。同居期间财产所有权应按照一般的民法理论确认。

根据以上规定,同居期间的财产可以划分如下:

1、因人身关系取得的财产和非人身关系财产

因人身关系取得的财产包括赔偿金、劳保待遇、抚恤金、转业安置费、医疗费、保险费、救济金等。非人身关系财产包括劳动创造的产品、工资、产权收益等。

2、根据财产取得方式划分的原始取得和继受取得

原始取得的财产包括生产创造的财富、劳动所得、孳息。继受取得的财产包括买卖所得、博彩所得、受赠财产、继承财产。

3、根据财产取得时间划分的同居前取得的财产和同居后取得的财产

同居后取得的财产又分为共同生活期间取得的财产和分居期间取得的财产。

同居期间财产的归属原则

同居前的财产归各当事人所有已成共识。同居后的财产归属应按照以下原则:

1、同居后一方的收入或财产

同居后一方的收入或财产原则上应归该方当事人所有。但如果另一方在取得该财产时提供资助,或在取得该财产的过程中提供辅助性劳动和生活帮助,则该收入或财产应视为一般共有。根据当事人在取得财产中的作用大小,可以确定不同的份额。

2、同居后共同购置的财产

同居后共同购置的财产属于当事人共有,如果按份取得,可以确定按份共有。

3、同居后分居期间的收入或财产

同居后分居期间的收入或财产归各当事人所有。

4、同居后的约定财产

同居后的约定财产按照约定处理。

5、因人身关系取得的财产

因人身关系取得的财产归该当事人所有。

6、继受取得的财产

继受取得的财产归继受取得人所有。但买卖、互易、博彩取得的财产,当以原始资本所有人为产权人。

7、个人所有或共有权属不明的财产

个人所有或共有权属不明的财产推定为共有财产。

8、因共同生产、生活形成的债权和债务

因共同生产、生活形成的债权和债务为共同的债权和债务。如果可以确定份额,则按照份额享有和承担。因抚养共同的子女所形成的债务为共同债务,因抚养各自的子女及赡养形成的债务为义务人个人债务。

同居前后财产的处理原则

同居前的财产归各当事人所有。同居后的财产处理原则如下:

1、个人财产

个人财产归该所有人所有。

2、共同财产

①可以分割的财产,按照各自享有的份额进行分割。

②不宜分割的财产,根据生产和生活的实际需要归一方所有,分得该财产的一方对另一方按照其应得财产的份额进行折价补偿。

③对于当年无收益的养殖业、种殖业,考虑到发展生产和经营管理的需要,可以合理分割或折价归一方,由得业者补偿另一方应得份额款。

④对于双方共同投资的与他人合伙经营的企业或店铺等,双方根据合伙投资份额享受权利和承担义务,或根据经营情况折款归一方,由得业者补偿另一方应得份额款。

⑤共同债权各半分享,共同债务各半偿还。但如果共同债权或债务份额不均等,按照份额享有和承担。对于共同债务,应互负连带清偿责任。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申请结婚所需的证明材料

    申请结婚所需的证明材料,包括中国公民、外国公民和外国侨民所需的不同证明材料。中国公民需要提供户籍证明、身份证明、婚姻状况证明和合影照片等材料;外国公民需提交护照、居留证或身份证件、婚姻状况公证书等材料;外国侨民则需提交护照、居留证和婚姻状况证明等材料

  • 婚内索赔问题的法律支持问题

    婚内索赔问题在法律上的支持情况。争议焦点在于我国现行法律体系是否支持婚内索赔。一方认为婚内索赔无实际意义,应驳回诉求;另一方则认为侵权行为应受法律制裁。文章支持侵权行为应承担法律责任的四个理由包括:婚内侵权与一般侵权无异,夫妻关系下的平等地位,夫妻个

  • 同居纠纷处理方式

    同居关系的解除方式,包括离婚后同居关系的解除、未办理结婚登记的同居关系的解除以及解除同居关系时的非婚生子女的抚养和财产分割等问题。文章还涉及了哺乳期子女的抚养、同居期间的财产处理、共同债权债务处理,以及在解除同居关系时对患有严重疾病的一方给予的照顾和

  • 同居离婚财产分割

    同居解除关系时的财产分割问题。对于非夫妻名义的同居,同居期间的财产按照个人财产或一般共有财产处理;对于夫妻名义的同居,根据不同时间点发生的同居关系以及具体情况按照夫妻共同财产或一般共同处理原则分割;同时,赠与和索要的财物也依据相关法律文件进行处理。法

  • 同居关系期间签署的分手费协议不受法律保护
  • 离婚后所得财产是否属于个人财产
  • 情侣共同购房分手后应当如何处理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