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法

时间:2024-03-27 浏览:3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51840
第一条本法是婚姻家庭关系的基本准则

第二条 婚姻制度

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

根据本条款,婚姻制度应实行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的原则。

保护妇女、儿童和老人的权益

根据本条款,应保护妇女、儿童和老人的合法权益。

实行计划生育

根据本条款,应实行计划生育政策。

第三条 婚姻自由的限制

禁止包办、买卖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

根据本条款,禁止包办、买卖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同时,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

禁止重婚、同居和家庭暴力

根据本条款,禁止重婚、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同时,禁止家庭暴力和家庭成员间的虐待和遗弃。

第四条 夫妻关系

夫妻互相忠实、互相尊重

根据本条款,夫妻应当互相忠实,互相尊重。

家庭成员间的责任和维护

根据本条款,家庭成员间应当敬老爱幼,互相帮助,维护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关系。

第二章 结婚

结婚自愿原则

根据本条款,结婚必须男女双方完全自愿,不允许任何一方对他方加以强迫或任何第三者加以干涉。

结婚年龄限制

根据本条款,结婚年龄限制为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同时,应鼓励晚婚晚育。

禁止离婚的情形

根据本条款,禁止以下情形的结婚: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

第三章 家庭关系

夫妻平等地位

根据本条款,夫妻在家庭中地位平等。

夫妻姓名权利

根据本条款,夫妻双方都有各用自己姓名的权利。

夫妻自由参与社会活动

根据本条款,夫妻双方都有参加生产、工作、学习和社会活动的自由,一方不得对他方加以限制或干涉。

夫妻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

根据本条款,夫妻双方都有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

第四章 财产和负债

夫妻共同财产

根据本条款,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

夫妻个人财产

根据本条款,夫妻个人财产包括婚前财产、因身体受到伤害获得的医疗费、残疾人生活补助费等费用、遗嘱或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夫或妻一方的财产、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和其他应当归一方的财产。

夫妻财产约定

根据本条款,夫妻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的,适用本法第十七条、第十八条的规定。

夫妻财产的处理和补偿

根据本条款,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照顾子女和女方权益的原则判决。同时,如果一方因抚育子女、照料老人、协助另一方工作等付出较多义务的,离婚时有权向另一方请求补偿,另一方应当予以补偿。

第五章 离婚

自愿离婚和争议离婚

根据本条款,男女双方自愿离婚的,准予离婚。双方必须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如果一方要求离婚,可由有关部门进行调解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离婚诉讼。人民法院应当进行调解,如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应准予离婚。

离婚限制和禁止

根据本条款,禁止在特定情形下提出离婚请求,如女方在怀孕期间、分娩后一年内或中止妊娠后六个月内,男方不得提出离婚。同时,现役军人的配偶要求离婚,须得军人同意,但军人一方有重大过错的除外。

复婚和离婚后的权利和义务

根据本条款,离婚后,男女双方自愿恢复夫妻关系的,必须到婚姻登记机关进行复婚登记。离婚后,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离婚而消除,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和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第六章 救助措施和法律责任

家庭暴力和虐待的救助措施

根据本条款,对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家庭成员的行为,受害人有权提出请求,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以及所在单位应当予以劝阻、调解。对正在实施的家庭暴力,受害人有权提出请求,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应当予以劝阻;公安机关应当予以制止。同时,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家庭成员的一方将受到治安管理处罚。

遗弃家庭成员的救助措施

根据本条款,对遗弃家庭成员的行为,受害人有权提出请求,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以及所在单位应当予以劝阻、调解。对遗弃家庭成员的行为,受害人提出请求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作出支付扶养费、抚养费、赡养费的判决。

违法行为和法律责任

根据本条款,对重婚、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遗弃家庭成员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受害人可以依照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向人民法院自诉;公安机关应当依法侦查,人民检察院应当依法提起公诉。此外,对有关婚姻家庭的违法行为和法律责任,其他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执行。

第六章 附则

民族自治地方的特殊规定

根据本条款,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结合当地民族婚姻家庭的具体情况,制定变通规定。自治州、自治县制定的变通规定,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自治区制定的变通规定,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

法律施行日期

根据本条款,本法自1981年1月1日起施行。1950年5月1日颁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自本法施行之日起废止。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婚姻无效的情形

    婚姻无效的情形,包括重婚、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婚前患有不宜结婚的疾病以及未到法定婚龄等。同时,文章还涉及离婚时的财产分配和损害赔偿等方面的规定。根据《婚姻法》相关规定,这些情况下的婚姻可能被视为无效,且离婚时有一定的法律规定需要遵守。

  • 变更子女抚养权的法律解读

    离婚后变更子女抚养权的法律解读。当夫妻离婚后,一方或双方的生活水平、收入或抚养能力发生重大变化时,可以提出变更抚养权的要求。抚养权的变更可以通过双方协商或向法院提起诉讼来解决。在案例中,法院会考虑孩子是否能获得更好的成长环境,实际抚养情况,孩子的意愿

  • 近亲结婚的法律限制及后果

    近亲结婚的范围、法律后果及科学依据。近亲结婚指存在三代或三代以内共同祖先的婚姻关系,我国禁止三代以内的血亲结婚。近亲结婚可能导致婚姻无效,并增加子女患病风险。不同国家对近亲结婚的范围有不同规定。

  • 日本假结婚的法律判决

    日本假结婚的法律判决。根据日本刑法,为实现不正当目的而缔结虚假婚姻的行为将被追究刑事责任,并可能被判处刑罚或罚金。文章还介绍了两个涉及假结婚的案例,包括一对华人夫妇和一名自卫官与中国人合谋进行假结婚骗取签证的案例。文章强调了婚姻必须基于双方同意,虚假

  • 以怀孕为由向男方索要赔偿是否构成诈骗行为
  • 骗婚行为的法律责任
  • 如何理解婚姻自由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