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婚姻家庭 > 婚姻法规 > 婚姻法司法解释 > 婚姻法解释三第七条与婚姻法解释二第22条之比较适用

婚姻法解释三第七条与婚姻法解释二第22条之比较适用

时间:2020-05-25 浏览: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51945
目前,许多离婚案件均涉及房产的分割问题,婚姻法解释二与解释三均对此有规定。在司法实践中,当事人及许多法律专业人士对房产的分割都处于模糊状态。手心律师网小编就婚姻法解释二第二十二条与婚姻法解释三第七条之规定具体分析,阐明其具体适用规则。

婚姻法解释三第七条与婚姻法解释二第22条之比较适用

新的《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婚姻法》及其相关解释有效时期为2020年12年31日止,届时与《民法典》相冲突的条款失效,由新的司法解释颁布替换。

婚姻法司法解释三第七条与解释二第二十二条对比

婚姻法解释二第二十二条当事人结婚前,父母为双方购置房屋出资的,该出资应当认定为对自己子女的个人赠与,但父母明确表示赠与双方的除外。

当事人结婚后,父母为双方购置房屋出资的,该出资应当认定为对夫妻双方的赠与,但父母明确表示赠与一方的除外。

婚姻法解释三第七条婚后由一方父母出资为子女购买的不动产,产权登记在出资人子女名下的,可按照婚姻法第十八条第(三)项的规定,视为只对自己子女一方的赠与,该不动产应认定为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

由双方父母出资购买的不动产,产权登记在一方子女名下的,该不动产可认定为双方按照各自父母的出资份额按份共有,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婚姻法解释二第二十二条中的“出资”,在父母出资是借款还是赠与不明时适用,即夫妻购房,父母出资,对于父母的出资如果不是借款关系一般都认定为赠与。

婚姻法解释三第七条中的“出资”,有一部分观点认为此处的“出资”指父母出全资购房,最高人民法院吴晓芳、杜万华、程新文均持此观点。

还有一部分观点认为此处的“出资”不特指出全资,部分出资(首付款)也适用,如最高人民法院编著的《最高人民法院婚姻法司法解释(三)理解与适用》就采用了此观点,此外丰台首例“房产加名案”也采用了此观点。

律师认为,此处的“出资”应为出全资,更为合理。依据中国国情及婚姻法的相关规定,中国夫妻财产制普遍为夫妻共同财产制,除非双方有特殊约定。根据婚姻法第十七条的规定,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一方获得的赠与为夫妻共同财产。结合解释三第七条,既然一方父母的出资可以视为对自己子女一方的赠与,那么依据婚姻法第十七条,该赠与已经为夫妻共同财产了,除非赠与合同另有约定。反推一下,假如一套房产100万,一方父母出资10万为已婚子女购房,房产登记在出资人子女名下,其余首付款及贷款均有夫妻双方完成,依据解释三第七条,该套房产应认定为夫妻一方个人财产,这显然有失公平,也有悖婚姻法解释三第七条的立法初衷。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有抚养权能够强行带走小孩吗?

    关于抚养权和子女抚养问题的法律条款。根据《婚姻法》和相关司法解释,离婚后子女抚养权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决,两周岁以下原则上随母方生活,但特殊情况可随父方生活。抚养费问题需双方协商或由法院判决,若一方不履行抚养义务,子女可要求支付抚养费并寻求法律救助

  • 家庭暴力的损害赔偿权

    中国家庭暴力的损害赔偿权问题。根据《婚姻法》及其司法解释,受害者有权要求赔偿,包括物质和精神损害赔偿。司法实践中,无过错方可在离婚诉讼中提起家庭暴力赔偿请求。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家庭暴力的认定标准,包括暴力行为的主观意识、形式、程度等要素,以及在某些情

  • 婚前个人债务是否会转化为夫妻共同债务

    婚前个人债务是否会转化为夫妻共同债务的问题。根据《婚姻法》和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没有直接规定婚前的个人债务是否会转化为夫妻共同债务。司法解释主要保护债权人权益,但对债务人配偶的责任未具体规定,导致不同理解可能存在差异。司法实践中,婚前个人债务向婚

  • 一、全国人大推动解决婚姻法司法解释第24条存废之争

    全国人大推动解决婚姻法司法解释第24条关于夫妻共同债务处理的存废之争及其社会意义,指出婚姻法司法解释三明确了仅存在程序瑕疵的婚姻登记的法律效力以及亲子关系诉讼中一方拒绝鉴定的法律后果。

  • 事实婚姻诉讼离婚是否需要开婚姻证明?
  • 婚前房产分割问题的法律解析
  • 哪类房产离婚时不得分割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