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分类:
在写重婚罪起诉书要写明以下内容:。重婚罪的被害人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刑事自诉。被害人向公安机关报案的,公安机关应当依法立案侦查,人民检察院应当依法提起公诉。
2024-02-14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二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在审查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材料时,应当根据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如果认为存在犯罪
2024-02-13
1、我国刑法对妨害传染病防治罪的立案规定:拒绝按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提出的卫生要求,对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污水、污物、粪便进行消毒处理的;准许或者纵容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从事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禁止从事的易使该传染病扩散的工作的。
2024-02-13
经济合同纠纷起诉费用包括两大类,一是案件受理费,二是其他诉讼费用。财产案件受理费,会按照涉及财产金额大小,实行分段累计收取不等的诉讼费用。其他上市费用主要包括鉴定费、公告费、采用诉讼保全措施的申请费和实际支出的费用,以及人民法院认为应当由当事人负担的其他诉讼费用。
2024-02-12
内幕交易是指掌握了证券信息的内幕人员,利用自己的内幕信息进行证券交易,或者给他人提供内幕信息,作出交易建议从而获得利益。
2024-02-12
行为人涉嫌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公安机关即可立案侦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票据诈骗罪是通过票据行使诈骗犯罪,从而获得非法利益的行为。根据最高
2024-02-11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289条和290条的规定,公诉期间谅解书具有一定的效力。在双方当事人和解的情况下,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应当听取当事人和其他相关人员的意见,审查和解的自愿性和合法性,并主持制作和解协议书。对于达成和解协议的案件,公安机关可
2024-02-10
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第一百八十三条 人民法院审理对判决的上诉案件,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
2024-02-10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因不动产提起诉讼的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二十年,其他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五年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2024-02-09
证券交易所、期货交易所、证券公司、期货经纪公司的从业人员,证券业协会、期货业协会或者证券期货监督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故意提供虚假信息或者伪造、变造、销毁交易记录,诱骗投资者买卖证券、期货合约。
2024-02-09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应当按照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应当立案;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不予立案,并且将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
2024-02-08
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第三条在诉讼过程中不得违反本办法规定的范围和标准向当事人收取费用。第四条国家对交纳诉讼费用确有困难的当事人提供司法救助,保障其依法行使诉讼权利,维护其合法权益
2024-02-08
1、房产纠纷提起诉讼,要提供以下证据:提供房屋座落地点、间数、结构、面积及使用情况等证明材料;提供争议房屋的土地房产证、私有房屋产权证书、建房申批手续,继承或接受赠予的证明材料等。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证据,或者人民法院认为审理
2024-02-08
失联超过24小时,可以报警,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利也有义务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举报。但只有属于警方的管辖范围,公安机关进行审查后,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才会予以立案。控告人如果不服,可以
2024-02-07
法院终止执行后执行程序就结束,法院是不会再执行扣划被执行人工资的。(五)人民法院认为应当中止执行的其他情形。在执行实践中,扣留、提取被执行人的工资收入一般是在被执行人无其他可供执行的财产情况下才采取的强制执行措施。按照前述,所扣留、提取的工资数额应当参
2024-02-07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中行政裁定的适用范围。根据法律规定,人民法院不受理关于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以及行政法规、规章和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的诉讼。同时,人民法院会受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具体行政行为不服提起的诉讼,如行政处罚、行政强制措施、侵
共同诉讼的一方当事人对诉讼标的有共同权利义务的,其中一人的诉讼行为经其他共同诉讼人承认,对其他共同诉讼人发生效力。
共同诉讼的概念、特征、种类及其主观和客观要件。共同诉讼是指当事人一方或双方为两人(含两人)以上的诉讼,具有简化诉讼程序、避免矛盾判决的意义。共同诉讼的特征包括当事人一方或双方为二人以上,多数当事人在同一诉讼程序中进行诉讼。共同诉讼分为必要共同诉讼和其
一份刑事上诉状的范本,其中包括上诉人的基本情况、案件信息、上诉请求、上诉理由等。上诉理由详细阐述了在原审中认定事实、适用法律和诉讼程序方面的错误。最终,上诉人要求第二审人民法院部分或全部撤销原裁判、变更原审裁判或重新审判。
中国法律中撤诉对诉讼时效的影响。对于起诉后撤诉是否导致诉讼时效中断的问题,我国法律并没有明确规定。本文从撤诉后重新起诉的角度阐述了诉讼时效不中断的理由,包括促使当事人及时行使权利的目的、撤诉是对起诉的完全否定以及避免滥用诉讼权利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