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婚姻家庭 > 婚姻法规 > 婚姻法解读 > 我国婚姻法对子女姓氏是怎么规定的

我国婚姻法对子女姓氏是怎么规定的

时间:2024-07-06 浏览:13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52009
在生活中,我们都知道对于每个人而言,婚姻是神圣的。而婚姻法则是保障每对夫妻的利器。如今子女的姓氏大部分都是跟父姓,并且也没有很大的争议,因为近代以来都是这样的习惯也没有觉得不妥。那么,我国对子女的姓氏是怎么规定的呢?请跟随手心律师网小编一起阅读下文了解吧。

我国婚姻法对子女姓氏的规定

一、新的法律规定

根据新的《民法典》(2021年1月1日生效),自然人应当随父姓或者母姓,但在特定情况下可以选择其他姓氏。少数民族可以根据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确定姓氏。

二、子女随父姓或母姓

子女可以选择随其父亲或母亲的姓氏,即以父姓或母姓作为自己的姓氏。父母可以协商决定子女的姓氏,例如夫姓王,妻姓李,子女可以姓王或姓李。目前,我国多数子女随父姓。

三、姓名的意义和重要性

姓名是个体自然人的重要标志,用于区别个体自然人与其他人。姓名使个体自然人能够参与社会活动,行使各种权利和承担义务。姓名包括姓和名,其中姓是表示个人同一性的称呼。

四、历史上的姓氏制度

在中国历史上,子女一般随父姓,女子婚后冠夫姓。这与历史上形成的继承制度有关,封建社会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财产,要求子女随父姓以证明血统和血缘。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社会已废除长子继承制度,子女继承主要是财产而非身份,法律不再强调子女只能随父姓。

五、我国婚姻法的规定

在国民政府时期,我国民法曾规定子女从父姓,赘夫的子女从母姓。后来修改为子女从父姓,但无兄弟的可以约定子女从母姓,赘夫的子女从母姓,但也可以约定子女从父姓。在1980年婚姻法中,明确规定子女可以随父姓或随母姓,体现了夫妻平等和家庭地位平等的原则。

六、个人姓名权的行使

子女在出生时无民事行为能力,父母确定子女的姓氏是父母行使亲权的体现。成年后,子女可以通过姓名变更手续,改变姓氏。非婚生子女大多随母姓,也可以随生父姓。继子女可以保留原来的姓氏,也可以随后父或后母的姓。收养关系下,养父母可以改变养子女的姓氏,但双方应协商一致。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中关于婚前医学检查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中关于婚前医学检查的规定。该法规定婚前医学检查应包括严重遗传性疾病、指定传染病及有关精神病的检查,旨在确保结婚和生育的健康。指定传染病包括艾滋病、淋病、梅毒等。对于严重遗传性疾病和精神病,如果一方患有这些疾病且难以治愈,则

  • 夫妻扶养义务的实现方式

    夫妻扶养义务的实现方式、解决途径与刑事责任。当夫妻一方因生活困难等原因需要扶养时,有权要求对方支付扶养费。发生争议时,可通过人民调解组织或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解决。若一方拒不履行扶养义务,情节严重可能构成遗弃罪,需承担刑事责任,但刑事责任不免除其继续承担

  • 什么是形式婚姻?

    形式婚姻的定义、特点以及法律问题。形式婚姻是为了某种目的而进行的名义上的夫妻身份,缺乏实质内容,常见于达到特定目的后离婚。形式婚姻有多种类型,包括对外隐婚等。只要男女双方合法登记,形式婚姻受法律保护。但如果没有合法登记,即使对外表现为夫妻,也只是非法

  • 非婚生子女的法律地位及保护措施

    非婚生子女的法律地位及保护措施。非婚生子女享有与婚生子女同等的权利,其生父或生母应负担子女的生活费和教育费。为保护非婚生子女的合法权益,需明确其生母和生父,禁止并打击危害、歧视未成年非婚生子女的行为,强制生父履行抚养、教育义务,并建立健全的亲属和法律

  • 男女平等原则在我国法律中的重要性
  • 共同协商原则
  • 离婚孩子改姓,父亲能否拒付抚养费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