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婚姻家庭 > 婚姻法规 > 婚姻法解读 > 我国婚姻法对子女姓氏是怎么规定的

我国婚姻法对子女姓氏是怎么规定的

时间:2024-07-06 浏览:8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52009
在生活中,我们都知道对于每个人而言,婚姻是神圣的。而婚姻法则是保障每对夫妻的利器。如今子女的姓氏大部分都是跟父姓,并且也没有很大的争议,因为近代以来都是这样的习惯也没有觉得不妥。那么,我国对子女的姓氏是怎么规定的呢?请跟随手心律师网小编一起阅读下文了解吧。

我国婚姻法对子女姓氏的规定

一、新的法律规定

根据新的《民法典》(2021年1月1日生效),自然人应当随父姓或者母姓,但在特定情况下可以选择其他姓氏。少数民族可以根据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确定姓氏。

二、子女随父姓或母姓

子女可以选择随其父亲或母亲的姓氏,即以父姓或母姓作为自己的姓氏。父母可以协商决定子女的姓氏,例如夫姓王,妻姓李,子女可以姓王或姓李。目前,我国多数子女随父姓。

三、姓名的意义和重要性

姓名是个体自然人的重要标志,用于区别个体自然人与其他人。姓名使个体自然人能够参与社会活动,行使各种权利和承担义务。姓名包括姓和名,其中姓是表示个人同一性的称呼。

四、历史上的姓氏制度

在中国历史上,子女一般随父姓,女子婚后冠夫姓。这与历史上形成的继承制度有关,封建社会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财产,要求子女随父姓以证明血统和血缘。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社会已废除长子继承制度,子女继承主要是财产而非身份,法律不再强调子女只能随父姓。

五、我国婚姻法的规定

在国民政府时期,我国民法曾规定子女从父姓,赘夫的子女从母姓。后来修改为子女从父姓,但无兄弟的可以约定子女从母姓,赘夫的子女从母姓,但也可以约定子女从父姓。在1980年婚姻法中,明确规定子女可以随父姓或随母姓,体现了夫妻平等和家庭地位平等的原则。

六、个人姓名权的行使

子女在出生时无民事行为能力,父母确定子女的姓氏是父母行使亲权的体现。成年后,子女可以通过姓名变更手续,改变姓氏。非婚生子女大多随母姓,也可以随生父姓。继子女可以保留原来的姓氏,也可以随后父或后母的姓。收养关系下,养父母可以改变养子女的姓氏,但双方应协商一致。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赡养扶助问题的常见处理方式

    赡养扶助问题中常见的几种情况并解释了对应的处理方式。包括女儿出嫁后不赡养、父母再婚后不赡养、分家不公平不赡养、不照料晚辈不赡养以及不继承遗产不赡养等问题的处理办法。对于这些问题,主要通过说服教育的方式让子女履行赡养义务,因为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并不因

  • 新《婚姻法》引发了一系列新案例

    新《婚姻法》实施后引发的一系列新案例。随着新法的颁布,许多以前未曾出现过的案件浮出水面,如私生子的抚养责任、离婚时的过错赔偿等。新《婚姻法》中涉及的新概念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显示出法制时代的到来。

  • 离婚后能变更孩子姓氏吗

      婚姻法倡导男女平等,孩子既可以随父姓,也可以随母姓。  父或母一方擅自将子女姓氏改为继母或继父姓氏而引起纠纷的,应责令恢复原姓氏。  一般情况下,无特别理由,双方离婚后均不得单方决定、变更未成年子女的姓名。我国法律明确规定,父母不得因离婚后孩子改

  • 离婚后子女是否有权更改姓氏?

      《婚姻法》第四十六条没有明确规定赔偿是精神损害赔偿。从条文上看,一方违反家庭义务的行为导致离婚的,无“过错过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如果说该项请求权是被侵害的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名誉权或是人身自由权,婚姻法对此类损害赔偿就没有进行规定的必要

  • 离婚可以判姓氏更改吗
  • 我国婚姻法对子女姓氏是怎么规定的
  • 法律对变更子女姓氏有何规定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