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婚姻家庭 > 子女抚养 > 监护权变更 > 子女变更姓氏有哪些相关规定

子女变更姓氏有哪些相关规定

时间:2024-08-17 浏览:14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43955
父母一方擅自变更未成年子女姓名,在现实生活中,多发生在夫妻离婚后,获得抚养未成年子女的一方,在未征得对方许可的情况下,擅自将未成年子女的姓名予更改。接下来手心律师网小编为你介绍子女变更姓氏的相关规定。

一、法律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二十二条规定,子女可以选择随父姓或随母姓。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子女抚养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通知第19条明确规定,父母不得因子女变更姓氏而拒付子女抚育费。如果父或母一方擅自将子女姓氏改为继母或继父姓氏而引起纠纷,应责令恢复原姓氏。

二、孩子改名后,父亲或母亲仍应该支付抚养费

父母离婚后,父母子女关系依然存在,即便孩子改随他姓,这种父母子女关系也没有发生变化,父亲对改名后的孩子仍然负有抚养义务。根据最高人民法院1993年11月发布的《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子女抚养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第十九条规定,父母不得因子女变更姓氏而拒付子女抚育费。

根据上述规定,孩子改名后,父亲或母亲应该继续支付抚养费,不得以孩子已经改名为由抗辩。该条同时规定,父或母一方擅自将子女姓氏改为继母或继父姓氏而引起纠纷的,应责令恢复原姓氏。但这必须以诉讼为前提。

三、变更未成年子女姓名权

根据《民法通则》第99条第1款规定,公民享有姓名权,有权决定、使用和依照规定改变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盗用、假冒。姓名权是一项重要的人格权,主要包括姓名决定权、姓名使用权、姓名变更权。

未成年子女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具体到姓名权尤其是姓名决定权、姓名变更权上,子女出生及其未成年时期,其姓名的选择是父母基于亲权决定的。父母代为行使未成年子女的姓名决定权、变更权的权利,即为未成年子女命名权。

对于刚出生及无民事行为能力之未成年人,姓名及变更由父母决定。所有未成年子女的姓名权均由其父母代为行使。

子女姓氏一旦确定,父母任何一方都不得单方改变。即使父母双方离婚后,子女同一方共同生活,同子女生活的一方也不得单方改变子女的姓氏。根据有关司法解释,离婚后,一方再婚而未征得生父或生母同意,擅自将子女改为继母或继父姓氏,而引起子女抚养纠纷诉至法院的,法院可以责令恢复子女原姓氏。

四、成年子女有权决定自己的姓氏

子女一旦具有了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即年满18周岁,或虽未年满18周岁,但已满16周岁且以自己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则子女有权决定、使用和依照规定改变自己姓名的权利,禁止他人干涉、盗用、假冒自己的姓氏的权利。父母双方不得进行干涉,不得强迫更改子女姓氏或强迫子女不得更改姓氏。

五、判例

判例一:某女与其夫离婚后,更改了由其抚养的儿子的姓名。此案经西安市未央区法院审理认为,子女随父姓或随母姓,应由夫妻双方协商,子女有表达能力的,还应尊重子女的意见。女方在未与男方协商的情况下,单方改变子女姓和名,没有法律依据,显系不当。故判决女方必须在判决生效后,一日内恢复其子女的原姓名。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朱某诉李某变更监护权案件调解协议达成

    朱某与李某之间的监护权变更案件。朱某起诉称朱-弋并非其亲生儿子,经医学鉴定证实后,要求变更监护权。经过江西省弋阳县人民法院调解,双方达成协议,朱-弋由被告李某抚养,朱某不再承担任何抚养义务。

  • 养子女与养母是否可以解除收养关系

    养子女与养父母之间是否可以解除收养关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的规定,在特定情况下双方可以解除收养关系,包括出现虐待被收养人或未尽抚养义务等情况。解除收养关系涉及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变更,未成年的养子女与亲生父母的关系将恢复,财产需依法分割,养

  • 国家法律对断绝亲子关系的认可问题

    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断绝亲子关系在法律上的认可问题。指出父母与子女间的血亲关系无法解除,任何尝试断绝关系的协议都是无效的。并且,即使有这样的协议,也不能免除子女对父母的赡养义务。

  • 亲子鉴定的法律效力及解除关系

    亲子鉴定的法律效力及解除关系的问题。基于血缘或收养形成的父母子女关系可解除,适用收养法的规定。司法亲子鉴定具有法律效力,需遵循相关手续要求,包括被鉴定人组成、身份证明及委托书等。解除收养关系的情况包括收养人虐待遗弃等侵害行为,养父母与成年养子女关系恶

  • 离婚后能变更孩子姓氏吗
  • 离婚可以判姓氏更改吗
  • 子女变更姓氏有哪些相关规定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