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订立 > 要约 > 回复要约的法律效应

回复要约的法律效应

时间:2024-09-07 浏览:1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52401
在要约中,对于发出的要约我们可以进行回复。但是大家就要知道对于回复的要约在法律上的效应是什么,才能知道其中的规定。这就需要我们从下面的内容介绍中进行了解,才能知道具体是怎么回事。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您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回复要约的法律效应

要约的形式拘束力

要约的法律效力包括对要约人和受要约人的拘束力。要约一经生效,要约人不得随意撤销或对要约进行限制、变更或扩张。这种拘束力被称为要约的形式拘束力。

要约的实质拘束力

要约的实质拘束力指的是受要约人在要约生效时所获得的承诺权利。

相关法律知识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十四条的规定,要约是指希望与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要约的意思表示应满足以下要求:

  1. 要约的内容必须具体确定。
  2. 要约的意思表示必须表明要约人希望受要约人承诺,要约人即受该意思表示的约束。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十六条的规定,要约在到达受要约人时生效。

如果采用数据电文形式订立合同,并且收件人指定了特定系统接收数据电文,那么该数据电文进入该特定系统的时间将被视为到达时间。如果没有指定特定系统,那么该数据电文进入收件人任何系统的首次时间将被视为到达时间。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公告是否等同于要约

    公告与要约的关系。根据合同法规定,公告只有在符合要约的要件和规定时,才能被视为要约。要约是希望与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内容需具体确定,经受要约人承诺即受约束。而公告邀请则希望他人向自己发出要约,如商业广告等。因此,不是所有公告都能视为要约。

  • 要约承诺的生效要件

    要约承诺的生效要件,包括要约人的资格和行为能力、要约的意图、要约的对象以及要约的内容。有效的要约必须是特定人发出的,具有订立合同的意图,向希望缔结合同的受要约人发出,且内容具体确定,包含足以使合同成立的主要条款。

  • 合同要约失效的情形有哪些

    要约失效,即要约丧失法律效力。要约失效后,要约人不再受其约束,受要约人也终止了承诺的权利。要约失效后,合同即失去了成立的基础,受要约人即使承诺,也不能成立合同。要约一旦经过受要约人承诺,合同即为成立,要约人须接受承诺生效时合同成立的法律后果,受要约人

  • 何时要约会失效

    要约失效,即要约丧失法律效力。要约失效后,要约人不再受其约束,受要约人也终止了承诺的权利。要约失效后,合同即失去了成立的基础,受要约人即使承诺,也不能成立合同。合同法规定,有下列四种情形之一的,要约失效:。要约人一旦收到受要约人不接受或不完全接受要约

  • 交叉要约的效力
  • 受要约人在承诺期限未作出承诺要约的效力
  • 为什么要约方是投保人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