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撤销的要约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表示。最直接和明确的方式是要约人在要约中作出有效的声明,例如“这是一个确定的要约”、“我们坚持我们的要约直到收到贵方的回复”等。
此外,也可以从要约人的其他表示或行为中推断出不可撤销的意图。
这种情况适用于诚实信用和公平交易原则,要约人的信赖可以源于要约人的行为,例如受要约人对要约人有了解,或者之前在商业上有过交往等,因此相信要约人的要约不可撤销。受要约人的信赖也可以源于要约本身的性质,例如对某项要约的承诺需要受要约人进行广泛的、费用昂贵的调查,或者某一要约的发出意在允许受要约人继续向第三方发出要约。受要约人基于对要约不可撤销的信赖所做的行为可以包括为生产所做的准备、购买或租用材料或设备、负担费用等。只要这些行为在相关贸易中被视为正常的,或者应该是要约人所预见或知悉的行为。
例如:甲是古董商,要求乙在三个月内修复十幅画,价格不超过一个具体金额。乙告知甲,为了决定是否承接,有必要先对一幅画进行修复,然后才能在五天内明确答复。甲同意。基于对甲的要约的信赖,乙开始工作,甲在五天内不得撤销要约。再如:为合作参与一个项目的投标,甲让乙在规定期限内提出要约。乙提出要约,对此要约,甲在计算投标价格时予以了信赖。在要约期限届满前,甲已投标,但乙通知甲,声称不愿意再遵守要约。因为甲在投标时信赖了乙的要约,因此该要约在期限届满前是不可撤销的。
要约的撤回条件是撤回要约的通知在要约到达受要约人之前或同时到达受要约人。如果撤回要约的通知在要约到达受要约人之后到达,则要约已经生效,是否能使要约失效取决于是否符合撤销的条件。
因此,要约人如果希望撤回要约,必须选择比要约更快的方式向受要约人发出撤回通知,以使其能在要约到达之前到达受要约人。如果要约人在发出要约后立即以比发出要约更快的方式发出撤回通知,按照通常情况,撤回通知应当先于或最迟与要约同时到达受要约人。但如果因为其他原因耽搁了,撤回通知在要约到达之后才到达受要约人。在这种情况下,受要约人应当及时向要约人发出通知,告知其撤回通知已经迟到,要约已经生效。如果受要约人未及时通知,要约人撤回要约的通知视为未迟到,仍然产生撤回要约的效力。
要约不仅可以撤回,还可以撤销。要约的撤销是指要约人在要约生效之后、受要约人承诺之前撤销要约,使其失去法律效力。要约的撤销与要约的撤回不同之处在于:要约的撤回发生在要约生效之前,而要约的撤销发生在要约生效之后;要约的撤回是使一个未生效的要约不发生法律效力,而要约的撤销是使一个已生效的要约失去法律效力;要约的撤回通知只要在要约到达之前或与要约同时到达就生效,而要约的撤销通知必须在受要约人发出承诺通知之前到达受要约人,才能生效。
美容院转让时的合同签订程序,包括要约和承诺两个方面。要约是合同订立的基础,需要双方意思表示一致并满足特定条件才能产生法律效力。承诺则是受要约人在有效期内完全同意要约内容的意思表示,其生效意味着合同的成立。合同可以以书面形式或口头形式进行,具有一定的法
要约承诺的生效要件,包括要约人的资格和行为能力、要约的意图、要约的对象以及要约的内容。有效的要约必须是特定人发出的,具有订立合同的意图,向希望缔结合同的受要约人发出,且内容具体确定,包含足以使合同成立的主要条款。
要约是合同订立的方式之一,通过其他方式订立的合同生效后,当事人需要履行合同的义务。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不得擅自变更或者解除合同。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要约的撤销,是指要约人使其要约丧失法律效力的意思表示。但撤回要约的表示必须在要约
要约的撤销是指要约人在要约到达受要约人并生效以后,将该项要约取消,从而使要约的效力归于消灭。由于撤销要约时要约已经生效,因此对要约的撤销必须有严格的限定,如果因为撤销要约而给受要约人造成损害,要约人应负赔偿责任。要约的撤回是指要约人在发出要约以后,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