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订立 > 要约 > 要约的概念与成立的条件分别是什么

要约的概念与成立的条件分别是什么

时间:2024-09-18 浏览:2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52622
要约是非常重要的一种合同,要约是指要约人向被要约人发出邀请,被要约人同意邀请的,要约就成立,双方签订合同,要约生效需要符合一定的条件,那么要约的概念与成立的条件分别是什么?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要约的定义和意义

要约,也被称为发盘或发价,在商业贸易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根据《合同法》第14条的规定,要约是指一方当事人以缔结合同为目的,向对方当事人所作的意思表示。要约的目的是为了订立合同,发出要约的人被称为要约人,接受要约的人被称为受要约人或相对人(如果受要约人作出承诺,则称其为承诺人)。

要约的法律约束力

要约作为订约的意思表示,对要约人和受要约人产生法律上的约束力。根据《合同法》第14条的规定,要约的意思表示必须“表明经受要约人承诺,要约人即受该意思表示拘束”。因此,要约发出后,在要约的有效期限内,要约人必须受要约的内容拘束。除非依法律规定或受要约人的同意,否则不得变更、撤销要约的内容。一旦受要约人作出承诺,合同即宣告成立。

要约成立的条件

根据合同法的规定,要约的成立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 内容具体确定

(1) 要约必须是特定人的意思表示。要约可以由任何一方当事人提出,不论其为自然人还是法人。然而,发出要约的人必须是特定的,即人们能够确定发出要约的是谁。只有这样,受要约人才能对之承诺。

(2) 要约的内容必须包括足以决定合同内容的主要条款。合同的主要条款是订约双方协商一致的关键。因此,要约必须包括能够足以决定合同主要条款的内容。

2. 表明受要约人承诺,要约人即受该意思表示约束

要约必须具有缔结合同的目的。当事人发出要约是为了与对方订立合同,要约人必须在其意思表示中表明这一意愿。任何不以订立合同为目的的意思表示都不构成要约。要约可以以口头形式或书面形式发出。口头形式适用于即时清结的合同,而书面形式适用于采用交换信函、电报、电传和传真等文字形式的要约。

要约不得撤销的情形

根据情况,要约可能不得撤销的情形包括:

1. 确定了承诺期限

如果要约人确定了承诺期限,就意味着要约人在承诺期限内放弃了撤销权。要约中可以明确规定承诺期限,例如:“6月7日后价格及其他条件将失效”。在这种情况下,要约是不可撤销的。

2. 以其他形式明示要约不可撤销

要约可以明示表达不可撤销的意愿,例如:“我方将保持要约中列举的条件不变,直到你方答复为止。”或者直接表明“这是一个不可撤销的要约”。然而,仅仅称要约为“确定的要约”并不等同于不可撤销。明示要约不可撤销并不意味着要约永远有效,如果受要约人在合理时间内未作答复,要约将自动失效。

3. 受要约人有理由认为要约是不可撤销的,并已经为履行合同做了准备工作

如果要约要求受要约人以行为作为承诺,并且受要约人已经为履行合同做了必要的准备工作,那么受要约人有理由认为要约是不可撤销的。例如,“款到即发货”或“如同意,请尽快发货”。除了受要约人有理由认为要约是不可撤销的外,还需要受要约人已经为履行合同做了必要的准备,例如购买原材料或筹备货款等。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转让美容院签订合同的程序

    美容院转让时的合同签订程序,包括要约和承诺两个方面。要约是合同订立的基础,需要双方意思表示一致并满足特定条件才能产生法律效力。承诺则是受要约人在有效期内完全同意要约内容的意思表示,其生效意味着合同的成立。合同可以以书面形式或口头形式进行,具有一定的法

  • 什么是非法注射物

    非法注射物的概念及其危害,重点介绍了国家针对非法销售和使用注射用透明质酸钠的行为所开展的专项行动。该行动由食品药品监管总局联合多个部门共同实施,旨在保护消费者权益,打击非法制售和使用注射用透明质酸钠的行为。该行动将查处一批重大案件,曝光非法企业和单位

  • 电子合同中要约的撤回

    电子合同中的要约撤回、生效及电子合同的法律效力。电子合同的要约撤回条件依据《合同法》规定,在要约发出后生效前,要约人可通知受要约人阻止其生效。电子合同的法律效力方面,电子数据具有与书面文件同等法律效力,经电子签名的电子数据具有与经签署的文书同等效力。

  • 公告是否等同于要约

    公告与要约的关系。根据合同法规定,公告只有在符合要约的要件和规定时,才能被视为要约。要约是希望与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内容需具体确定,经受要约人承诺即受约束。而公告邀请则希望他人向自己发出要约,如商业广告等。因此,不是所有公告都能视为要约。

  • 要约承诺的生效要件
  • 汽车销售合同中的常见陷阱
  • 支票的法律概念和种类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