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合同要约和承诺的效力区别
时间:2024-11-11 浏览:25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电子合同要约和承诺的效力区别
电子合同的要约
根据我国《合同法》的规定,要约是指表意人通过网络发出希望与他人订立合同的具体确定的意思表示。要约人发出的意思表示应当符合以下规定:(1)内容具体确定;(2)表明经受要约人承诺,要约人即受该意思表示约束。电子合同的要约即是指通过网络发出的希望与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
电子合同的承诺
根据我国《合同法》第21条的规定,承诺是受要约人同意要约的意思表示。要约经受要约人承诺,表明当事人之间达成协议,合同即宣告成立。在网络环境下,承诺一般是针对网络上发出的要约而作出的。承诺可以以电子邮件的形式或点击的方式进行。然而,如果仅仅在网上进行谈判,而在网下通过面对面的签约或以电话、电报等方式作出承诺,则属于一般合同订立中的承诺,而不是在订立电子合同中所作出的承诺。
电子合同的成立
根据我国《合同法》的规定,电子合同的订立是通过要约和承诺两个阶段来达成一致的意思表示。要约是指通过网络发出的希望与他人订立合同的具体确定的意思表示,而承诺则是受要约人同意要约的意思表示。当要约经受要约人承诺后,即表示当事人之间达成协议,合同即宣告成立。因此,电子合同的订立过程表现为意思表示交互进行的要约与承诺过程。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规定承诺的期限的法律后果
我国合同法中关于承诺期限的法律后果。合同中约定了承诺期限,若受要约人未在规定期限内作出承诺,要约将失效,合同不成立。承诺应以通知方式作出,并在要约确定的期限内到达要约人。起点计算上,如果是信件方式,从邮戳日期开始计算;如果是电报或电话等方式,从要约到
-
承诺迟到的法律后果
关于承诺迟到在法律上的后果。在《合同法》规定下,受要约人超过承诺期限发出的承诺,如果因非自身原因导致迟到,仍可视为有效承诺;若是自身原因导致,原则上不被认可,但要约人可以选择接受。此外,对于不在规定范围内的迟到承诺,建议适用相关规则。承诺是合同成立的
-
法律中承诺合同的效力
法律中承诺合同的效力问题。首先确定了承诺生效的标准,即承诺生效时合同成立,并详细解释了承诺生效时间的判断依据。接着阐述了承诺迟延和承诺撤回两种情况,包括相关的法律规定和具体操作要求。承诺的生效时间以到达要约人时为准,承诺撤回必须在承诺生效前进行。整体
-
要约撤销的限制性条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有关要约撤销的限制性条件。主要包括两种情况:一是要约中规定了承诺期限或以其他形式明示不可撤销;二是受要约人认为要约不可撤销且已做履约准备。撤销通知需在受要约人发出承诺通知前到达。
-
迟到的承诺的法律后果
-
合同法中的要约和承诺
-
承诺生效时间的规定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