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叉要约是指合同当事人采取非直接对话的方式,作出了为订立同一内容合同的要约。例如,甲对乙作出为订立合同的要约,而乙对甲也作出了同样内容的要约。此时双方的意思表示的内容完全一致,且双方均有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并且发出要约的时间也几乎在同时。由于双方有相同的意思表示,法律即可推定其必互有承诺的结果,从而认定合同成立。合同成立的时间以后一个要约到达对方当事人时为准。
同时表示与交叉要约本质上相同,但交叉要约是在非直接对话的方式下发生,而同时表示是在对话方式下发生。指对话的当事人双方毫无先后之别,同时向对方表示同意订立同一内容的合同。例如,买卖双方在条件适合时同时拍手表示同意,或者对于第三人所提出的合同方案,当事人同时表示同意。
意思实现是指根据习惯或事件的性质,不需要承诺通知,或要约人预先声明承诺无需通知,只要在相当时间内存在可以推断受要约人有承诺意思的客观事实,即可成立合同。根据习惯或事件的性质,不需要承诺通知的情况包括订旅馆房间、订饭店席位等,不需要明确表明承诺,但如果不承诺则需要告知。推断受要约人有承诺意思的客观事实一般指受要约人不进行口头或书面承诺,但按照要约人的要求履行合同义务,例如受委托开始处理委托事务、发运要约人欲购货物等。
我国合同法中关于承诺期限的法律后果。合同中约定了承诺期限,若受要约人未在规定期限内作出承诺,要约将失效,合同不成立。承诺应以通知方式作出,并在要约确定的期限内到达要约人。起点计算上,如果是信件方式,从邮戳日期开始计算;如果是电报或电话等方式,从要约到
关于承诺迟到在法律上的后果。在《合同法》规定下,受要约人超过承诺期限发出的承诺,如果因非自身原因导致迟到,仍可视为有效承诺;若是自身原因导致,原则上不被认可,但要约人可以选择接受。此外,对于不在规定范围内的迟到承诺,建议适用相关规则。承诺是合同成立的
法律中承诺合同的效力问题。首先确定了承诺生效的标准,即承诺生效时合同成立,并详细解释了承诺生效时间的判断依据。接着阐述了承诺迟延和承诺撤回两种情况,包括相关的法律规定和具体操作要求。承诺的生效时间以到达要约人时为准,承诺撤回必须在承诺生效前进行。整体
客运合同的成立要件,包括合同订立的一般程序、合同主体、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设立、变更或终止以及特殊成立要件。客运合同必须通过要约和承诺方式达成合意,并满足一系列条件才能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