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4年1月23日,甲向乙出具了一份承诺书,其中包括两个内容:第一,甲自愿承担丁的住院治疗费用、精神损失费、青春损失费等共计人民币50万元,此费用是因为甲的儿子丙与乙的女儿丁谈恋爱导致丁精神失常所产生的;第二,在丁住院治疗期间,甲自愿将一辆轿车交由乙使用。
同年1月24日,甲向有管辖权的公安机关报案,称乙与其他两人采取暴力、胁迫手段迫使其出具上述承诺书并夺走轿车,要求公安机关立案侦查,追回承诺书和车辆。
公安机关经初步调查认为,乙的行为犯罪情节较轻,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因此不予立案侦查,并向甲送达了不予立案通知书。
甲在法定期限内没有向上级公安机关申请复议,也没有向人民检察院提出请求公安机关立案的申请。
甲咨询律师事务所,希望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在讨论过程中,律师们对承诺书的性质产生了争议,即承诺书是单务合同、单方允诺还是单方行为。
1. 承诺书的主体为甲与乙。
2. 承诺书的主体地位平等。
3. 承诺书的内容涉及设立民事权利义务的协议。
4. 从承诺书的内部来看,属于单务合同。
同时,认为该承诺书属于可撤销的合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54条第2款为法律依据。
甲方可以根据合同法第55条第1项规定的期间内,即自收到公安机关的不予立案通知书的次日起一年内,向人民法院提起撤销承诺书的诉讼,请求人民法院撤销该承诺书,并要求乙方返还车辆并赔偿甲方的损失,根据合同法第58条的规定。
承诺书是甲向乙作出的义务承诺,而乙获得权利的意思表示,符合单方允诺的构成要件。单方允诺不是合同,因此认定承诺书为无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58条第1款第3项的规定,甲方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确认承诺无效的诉讼,此类诉讼不受诉讼时效期间的限制。
承诺书是甲方单方意思表示即可成立的行为,不需要乙方的同意即可产生法律效力。与合同行为最大的区别在于前者只需要一个意思表示即可成立,而后者需要双方意思表示一致。因此,承诺书属于单方行为而非合同行为。
认定承诺书无效的法律依据及其后果与前述单方允诺理由相同。
餐饮食品安全保障的重要性及承诺单位的责任与义务。承诺单位严格遵守法律法规,确保合法从业,建立完善的进货查验制度并保障餐饮服务环境和设备的安全性。同时规范食用油脂和添加剂的管理使用,建立食品安全督查制度并接受监督。承诺单位致力于保障消费者的健康权益,确
不兑现承诺是否属于诈骗的问题。不兑现承诺是否构成诈骗需视具体情况而定。如果存在欺骗行为并占有他人财产,可能构成合同诈骗罪。而单纯的违约行为应按照合同规定追究违约责任。同时,公司电信诈骗中,员工若参与欺诈活动将承担法律责任。
劳动合同中的“无工伤”承诺条款在实际工伤事故中的法律效力。即使有这样的合同承诺,员工仍然有权依法申请工伤保险待遇和赔偿。工伤赔偿包括医疗费用、康复费用、残疾津贴等。处理工伤赔偿需坚持及时、有效和全面的原则,包括工伤诊断、劳动力评估和赔偿请求等步骤。员
商家口头承诺的法律效力问题,指出商家的口头承诺具有法律约束力,形成口头合同,双方需履行合同义务。同时,商家禁止自带酒水属于霸王条款,侵犯消费者权益,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