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分类:
4、对已被依法拘留的犯罪嫌疑人,经过讯问、审查,认为需要逮捕但证据不足的;
2024-05-04
据法律规定,法院裁决使房屋权属发生转移的,当事人应持身份证明、法院裁决文书、原房屋所有权证等资料到房管部门办理转移登记手续,即过户手续。若有关当事人不予配合新的房屋所有人办理登记手续的,新房屋所有人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由法院向房管部门送达协助文书,之
2024-05-02
法院判决离婚无需在办理离婚证,在民政部门办理协议离婚该民政部门才会核发离婚证届时与《民法典》相冲突的条款失效,由新的司法解释颁布替换。《婚姻法》第八条 要求结婚的男女双方必须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进行结婚登记。符合本法规定的,予以登记,发给结婚证。取得结婚
2024-05-02
当在第一次开庭时出现应当中止审理的情形时,就同一案件就会开两次庭。但无论如何法院都会控制开庭的次数,每个案件都会在庭审前做好准备,争取一次开庭审理完毕。因此,法院开庭审理刑事案件也必须遵守效率原则和集中审理原则。
2024-05-01
合议制度是一种集体审判制度,可以避免由一人审判可能产生的不足,有利于提高审判质量,保证案件的正确处理。其中,中级以上法院审判民事案件,只能采用合议制。具体包括一审普通程序、二审程序以及重审和再审程序,应当采用合议制。特别程序中的选民资格案件和重大疑难
2024-05-01
在一般情况下,人民检察院传唤不会扣押的,如果要采取强制措施的,需要依照法定的程序。第一百一十九条对不需要逮捕、拘留的犯罪嫌疑人,可以传唤到犯罪嫌疑人所在市、县内的指定地点或者到他的住处进行讯问,但是应当出示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的证明文件。不得以连续
2024-04-30
无论是刑事案件还是民事案件,都必须要有证据来查明事实,没有证据的刑事案件就不能成立,当然刑事案件的证据是需要侦查部门根据案件线索经过科学、细致的调查收集来的,因此,根据线索与证据的不同情况,对于刑事案件的处理也会不同。对于报案人以刑事案件报案的,但不
2024-04-30
辨认,是指侦查人员为了查明案情,在必要时让被害人、证人以及犯罪嫌疑人对与犯罪有关的物品、文件、场所或者犯罪嫌疑人进行辨认的一种侦查行为。辨认,作为一种侦查行为,刑事诉讼法没有明确规定,公安部《规定》和最高人民检察院《规则》中作出了专门规定。
2024-04-30
在跨地区运行的公共交通工具上盗窃,盗窃地点无法查证的,盗窃数额是否达到“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应当根据受理案件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确定的有关数额标准认定。
2024-04-28
原告潘某某,男,1957年11月29日出生,汉族。要求依法确认被告与第三人于2008年11月1日签订的土地承包合同为无效合同,并由被告及第三人赔偿原告损失2000元,以及承担本案的诉讼费用。判决书的格式基本上都是统一的,因此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纠纷判决书都是先简单陈述双方
2024-04-28
(一)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犯罪情节轻微的刑事案件;(二)法院不告不理,自诉人告诉才处理的案件;(三)被害人有证据证明对被告人侵犯自己人身、财产权利的行为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而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经审查后决定不予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案件。
2024-04-27
未成年人的犯罪记录是不可以消除的,如果是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其档案会被封存,非司法机关办案外其它人不得调阅,也就是说不影响未成年人今后的入学、参军等。依法进行查询的单位,应当对被封存的犯罪记录的情况予以保密。近年来,我国犯罪人员犯罪记录工作
2024-04-22
刑事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按照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刑事拘留最长30天;如果公安提请批捕,检察院审查不超过7天;如果批准逮捕后,公安机关预审最长不超过两个月;检察院审查起诉最长不超过一个半月,法院审判最长不超过一个半月。具体时
2024-04-22
刑事诉讼三个阶段 律师参与刑事案件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侦察阶段、审查起诉阶段、法院审判阶段。然而在他被法院依法正式宣判无罪或缓刑之前可能面临长达几个月甚至十几个月的关押,取保侯审是使他恢复自由的唯一途径。对那些侦察机关认为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犯罪嫌疑人
2024-04-21
人民检察院自收到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材料之日起三日以内,应当告知犯罪嫌疑人有权委托辩护人。人民检察院认为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已经查清,证据确实、充分,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作出起诉决定,按照审判管辖的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根据《刑事诉讼法》规
2024-04-18
刑事诉讼中的人身检查相关规定。根据《刑事诉讼法》,为了查明案件事实,可以对被害人和犯罪嫌疑人进行人身检查,但需依法进行,保护公民权利。强制检查适用于犯罪嫌疑人拒绝时,且对妇女的身体检查有特别规定。人身检查可观察特征、伤害和生理状态,对认定犯罪事实、查
免于刑事起诉的法律程序,包括不起诉的法律规定、不起诉决定书的内容以及处理措施和被害人的权益保护。在公诉机关确认被告人已经构成犯罪的情况下,因犯罪情节轻微可做出不起诉决定。不起诉决定书需明确被起诉人的基本情况、案件事实、不起诉的根据和理由等。对于被不起
检察官回避制度的定义、意义及检察官职务回避制度的特点。检察官回避制度是一种诉讼制度,旨在确保司法工作人员在案件处理中保持中立地位。检察官职务回避制度的特点包括回避主体是行使职权的检察官,产生回避的原因不仅限于亲属关系,核心是对检察官职权的法定限制。该
刑事案件的侦查和审理程序。侦查阶段可长达八个月。审查起诉阶段一般为一个月,可延长半个月。检察院审查后如需补充侦查,应在一个月内完成。法院审理采用二审终审制,一审时限一般为一个月至一个半月。复杂案件审限可能长达两年。刑期执行中,根据刑期长短决定服刑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