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分类:
二级分类: 不限 行政监察 行政处罚法 国家赔偿法 行政复议法 行政许可法 行政强制法 治安管理处罚法 行政相关 公证法 行政诉讼法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监察机关调查的贪污贿赂、失职渎职等重大职务犯罪案件的被调查人逃匿、失踪或者死亡的,经省级以上监察机关批准,要继承调查的,继续调查并作出调查结论,并且没收违法所得。被调查人逃匿,在通缉一年后不能到案,或者死亡的,由监察机关提请人
2023-11-07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公安机关信访工作机构的职责包括登记信访事项,并受理属于本级公安机关管辖的信访事项;协调办理重要信访事项等。第十四条 各级公安机关信访工作机构是本级公安机关负责信访工作的职能部门。(五)向下级公安机关转送或者交办信访事项,并对其提交
2023-11-07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信访人对行政机关作出的信访事项处理意见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书面答复之日起30日内请求原办理行政机关的上一级行政机关复查。复核机关可以按照本条例第三十一条第二款的规定举行听证,经过听证的复核意见可以依法向社会公示。信访人对复核意见不
2023-11-06
第二十八条 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组织和个人都有提供证据的义务。调查组有权按照规定程序,采取以下措施调查取证,有关组织和个人必须如实提供证据,不得拒绝和阻挠。(三)要求有关人员在规定的时间、地点就案件所涉及的问题作出说明;(五)对案件所涉及的专门性问题,提请
2023-11-05
人大机关依法对同级的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即一府两院的工作实施法律监督,一府两院依法向同级人大机关报告工作,接受监督。政府独立行使行政区,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院独立行使监督权,我国不实行三权分立制度,政府、法院、检察院在权利行使过程中互相监
2023-11-02
监察体制改革作为一项重大的政治改革,应当妥善处理好权力与权利的关系,不能“只转权力、不转权利”,顾此失彼。
2023-11-02
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2023-11-01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国家监察委员会由主任、副主任若干人、委员若干人组成,主任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国家监察委员会由主任、副主任若干人、委员若干人组成,主任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第八条 国家监察委员会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产生,负责全国监察工作。国
2023-11-01
向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举报。非法批准、使用的土地应当收回,有关当事人拒不归还的,以非法占用土地论处。非法批准征用、使用土地,对当事人造成损失的,依法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2023-10-28
如果情况不严重的话,进行治安处罚。《治安处罚法》第二十三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一)扰乱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秩序,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医疗、教学、科研不能正
2023-10-19
(一)政府公开信息的主要方式是报纸,网站,电视广播等便于公众知晓的途径,依申请公开的事项依照申请人要求的形式予以提供。法律、法规对政府信息公开的权限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政府信息公开有利于破除权力运行的隐蔽性,为治理权力滥用和腐败提供预防机制。
2023-10-13
沙湾区政府及沙湾区级行政机关依法公开的政府信息为非涉密信息,包括:涉及公民、法人、其他组织切身利益的;需要社会公众广泛知晓或者参与的;反映沙湾区政府及沙湾区级行政机关机构设置、职能等情况的;依照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应当主动公开的信息。具体参照《政府
2023-10-10
中央纪委在“7号文件”中明文规定,要维护被查者的申辩权、申诉权、人身权、知情权和财产权,“尊重被调查人的人格,坚持文明办案。不得以讽刺、挖苦等方式对被调查人进行人格侮辱。不得对被调查人打骂、体罚或变相体罚。不得非法进入被调查人的住宅进行调查取证等活动
2023-10-09
恶意投诉构成了侵害对方权益,要承担责任。我国《民法总则》第一百一十条明确规定了自然人享有名誉权。它为人们自尊、自爱的安全利益提供法律保障。名誉权主要表现为名誉利益支配权和名誉维护权。我们有权利用自己良好的声誉获得更多的利益,有权维护自己的名誉免遭不正
2023-10-08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办理监察事项的监察人员在一定的情形下,是适用回避制度的,如是监察对象或者检举人的近亲属的、担任过本案的证人的等。第五十八条 办理监察事项的监察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自行回避,监察对象、检举人及其他有关人员也有权要求其回避:
2023-10-08
行政组织的多种表现形态。政治性行政组织实现政府职能,社会性行政组织管理社会公共事务,服务性行政组织服务于经济基础。整体性行政组织建立完整的权责分配体系,适应性行政组织受多种因素制约和影响。法制性行政组织依法行使权力,必须贯彻法制原则。
政府通告的法律效力。政府通告是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宣布重要事项或法定事项的公文,具有法律约束力。通告内容庄重严肃,发文机关多为高级行政机关或权力机关及其常设机构。公告通过新闻媒介传播,面向国内外公众发布重要事项和法定事项。其制定机关受到一定限制,只
双规措施在中国的法律体系中的定位,以及其是否属于强制措施和是否违法宪法的问题。文中介绍了双规的起源和发展,指出双规最初出现在反腐斗争严重的特殊时期。同时,《监察法》和《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案件检查工作条例》规定了双规措施的使用范围和法律依据,并解释
劳动保障信访中信访人应注意的事项及其法律责任。信访人需按照《信访条例》规定的方式提出信访事项,确保真实并负责任。在信访过程中,需遵守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不得损害国家、社会、集体利益及其他公民权益,自觉维护信访秩序。违规行为将受到相应处罚,严重情况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