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订立 > 合同形式 > 订立合同有哪些形式

订立合同有哪些形式

时间:2024-04-20 浏览:2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53366
当事人双方达成合意后就能订立相关合同,而有关合同订立的形式,我国规定了有三种不同的订立形式。包括书面形式、口头形式以及推定形式。不同的形式有不同的规定。本文针对订立合同的三种形式为大家做详细讲解。

口头形式和其适用范围

口头形式是指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口头交流进行的合同形式。集市的现货交易、商店里的零售等常采用口头形式。根据法律规定,当事人在没有特别约定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口头形式订立合同。然而,当发生争议时,当事人必须提供证据证明合同的存在和合同关系的内容。虽然口头形式的合同没有书面凭证,但并不意味着不能产生任何文字证据。在购物时,人们有时会要求商店提供发票或其他购物凭证,但这些文件只能作为合同成立的证明,而不能作为合同成立的要件。虽然口头形式的合同具有简化手续、方便交易和提高效益的优点,但其缺点是在合同纠纷时很难取证,责任难以分清。因此,对于不能即时清结的合同和涉及较大金额的合同,不宜采用口头形式。

书面形式和其具体表现形式

书面形式是指合同书、信件、数据电文等可以以有形形式表现合同内容的形式。根据《合同法》第11条的规定,书面形式包括合同书、信件和数据电文(包括电报、电传、传真、电子数据交换和电子邮件)等。书面合同必须由文字凭证组成,但并非所有的文字凭证都是书面合同的组成部分。要成为书面合同的文字凭证,必须满足以下要求:凭证上有某种文字表述,当事人或其代理人在凭证上签字或盖章,凭证上载有合同的权利义务。书面合同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类:

1. 表格合同

表格合同是一种简易合同,其内容和条件主要以一定表格上的记载为主,能全面反映当事人的权利义务。表格合同及其附件、有关文书和通用条款共同组成完整的合同。

2. 合同凭证

车票、保险单等合同凭证并不是合同本身,它们的功能在于确认当事人之间已存在合同关系。合同凭证是用来确认双方权利义务的一种载体。虽然合同凭证上并未完全反映双方的权利义务,但根据法律和相关规定,合同凭证可以确认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

3. 合同确认书

根据《合同法》第33条的规定,当事人采用信件、数据电文等形式订立合同时,可以在合同成立之前要求签订确认书。签订确认书时,合同即成立。除了上述普通书面形式之外,我国还规定了特殊书面形式。特殊书面形式是指除了文字表述协议内容之外,合同还需要经过公证、鉴证、审批、登记等手续。书面形式的最大优点是合同有据可查,发生纠纷时容易举证,便于分清责任。因此,对于关系复杂、重要的合同,最好采用书面形式。

例如,商店安装自动售货机,只需顾客按规定投入货币即可成立合同。虽然合同订立的形式有三种选择,但对于一些特殊的合同,如劳动合同,在我国是必须采用书面形式订立的,以保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权益。在一般合同订立时,当事人可以选择口头订立、书面订立或推定订立,法律没有强制性规定。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赠与合同与赠与行为的区别

    赠与合同与赠与行为的区别。赠与合同要求双方达成一致意思,签订合同形式且赠与需无偿。而赠与行为则不需签订合同,可通过口头约定等方式完成,本质也是无偿性。两者在法律效力和成立方式等方面也存在差异。

  • 合同法规定的当事人权利和义务

    合同法规定的当事人权利和义务。当事人具备相应的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可自愿订立合同,但必须遵守法律和行政法规,尊重社会公德。合同形式可以是多样的,但如果法律要求书面形式则必须采用。合同无效的情形包括欺诈、胁迫、恶意串通等。律师审查合同有效性不仅看签

  • 合同公证的作用和效力

    合同公证的作用和效力。合同公证旨在审查合同内容和双方资格,确认合法合同的法律效力,排除非法合同的错误效力。公证并非合同必要形式,但能提高合同证据效力和履行保障度,规范、引导、监督当事人依法签订合同,保护双方合法权益。合同公证范围广泛,包括多种类型的合

  • 艺术品市场经营合作协议

    艺术品市场的经营合作协议。协议内容包括合作期限、合作内容、作品的价格、质量、规格及数量约定,以及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甲方全权代理乙方所有原创作品的市场销售及市场推广,并承担衍生作品的制作费用。乙方需提供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作品,并遵守协议规定。双方共同进行

  • 口头合同的效力是怎样的
  • 口头形式的合同有效吗
  • 签订的口头合同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