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合同法的规定,合同订立的程序包括发出要约邀请和作出承诺两个程序。
要约是指一方当事人向他人发出以一定条件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发出要约的一方称为要约人,接受要约的一方称为受要约人。
要约的形式可以是书面形式,如信函、电报、电传、传真、电子邮件等函件,也可以是口头形式。
要约的有效要件:
要约的相对人通常是特定的人,但在特殊情况下也可以是不特定的人。
要约必须能够反映所要订立合同的主要内容。
要约的撤回:
要约的撤回通知应在要约到达受要约人之前或同时到达受要约人。如果要约已经到达受要约人,那么要约就不能被撤回。
要约的撤销:
要约的撤销通知应在受要约人发出承诺通知之前到达受要约人。如果要约中确定了承诺期限或明示要约不可撤销,并且受要约人有理由认为要约是不可撤销的,并且已经为履行合同做了准备工作,那么要约就是不可撤销的。
承诺是指受要约人同意要约内容并表示愿意缔结合同。
承诺的表示方式:
承诺应以通知的方式作出,但根据交易习惯或要约表明可以通过行为作出承诺的情况除外。缄默或不行为不能作为承诺的表示方式。
承诺的有效要件是:
买卖合同的欺诈防范措施。在订立合同前,应了解对方当事人的信息和资信状况,对代理人签订合同进行了解,提高业务人员的素质并参照合同范本订立合同。在合同履行过程中,要防范恶意履行,检查支票支付程序以避免欺诈。同时,要注意买卖合同的漏洞及欺诈行为主体,如代理
变更劳动合同时的注意事项。在劳动合同订立后,若约定的条款发生变化,需满足一定条件才能变更劳动合同。变更劳动合同必须经双方协商一致并采用书面形式,具体程序包括提出变更建议、协商一致并订立协议、签字盖章等。变更后的新条款取代原条款,但若无法达成协议,则按
劳动合同变更的法律程序。变更过程包括提出变更要约、对方承诺并答复、双方订立书面变更协议等环节。合同变更应明确说明理由、内容和条件,取得一致意见后签订书面协议,并明确变更的具体内容。双方签字盖章后生效,变更后的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
用人单位行使单方预告解除权的条件。包括劳动者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或安排的工作、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或经培训后仍不能胜任、劳动合同订立时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且无法协商变更时,用人单位可以行使解除权,但必须符合一定条件和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