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式合同成立的实质要件是双方通过要约与承诺的方式达成合意。如果双方未就合同的内容达成合意,则无论合同的形式是否符合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合同都不可能成立。
合同的主要义务已履行,表明当事人承认合同的存在,并且已经进入到履行合同的阶段,不应再否认合同的成立。主要义务是指合同中当事人所负有的基本义务,如买卖合同中交付标的物或价款,借款合同中支付借款,劳务合同中完成约定的工作等。如果合同中约定了交付定金,则定金的交付也应具有证明合同成立的效力。附随义务的履行或合同履行准备工作的完成不能证明合同成立。
另一方接受履行,表明其承认对方的履行行为是对合同的履行。但需要注意的是,接受履行应具有履行合同义务的意思,如果接受人误以为是赠与而接受,而对方实际是履行买卖合同义务而交付的,则不能认为是接受履行。
如果不具备上述三要件,未采用书面形式的要式合同即使当事人已经对合同的内容达成一致,也不能认为合同已经成立。
要式合同是指合同需符合一定的形式才会发生效力。根据合同法第十条的规定,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采用书面形式的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当事人约定采用书面形式的合同也应当采用书面形式。书面形式包括合同书、信件和数据电文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
根据上述规定,一般情况下,应当采用书面形式的合同如果未采用书面形式,则合同不成立。
然而,为了促进交易,我国采用了有限制承认合同效力的做法。根据合同法第三十六、三十七条的规定,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当事人约定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合同,当事人未采用书面形式但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的,该合同仍然成立。
根据具体的法律规定,要式合同包括担保法上的所有合同、金融机构的借款合同、建筑工程合同、长期租赁合同、融资租赁合同、技术开发合同、技术转让合同等。此外,还有一些特殊需要登记、批准的合同,如专利权转让合同、商标权转让合同、不动产或重要动产抵押的合同、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合同、中外企业合同等。房屋买卖合同和城市私有房屋租赁合同不属于登记、批准的合同。
需要注意的是,要式合同的规定属于强行性规定。如果未采用法律要求的要式,合同原则上不成立、不生效。
买卖合同与借款合同的成立问题。依据我国法律,买卖合同是否为假并不直接影响借款合同的成立。二者都是在合同双方签字或盖章时成立。同时,居间合同的成立则需满足合同主体资格、意思表示真实、合法性和社会公共利益等要件。
合同签订流程及管理办法,详细阐述了合同从起草到执行、审核、签署盖章、存档备案以及合同变更转让解除的完整流程。其中涉及了各个部门的职责和审核重点,强调了合同内容的规范性、合法性及风险防范,并指出了合同变更、转让及解除必须以书面形式进行。
依法成立的合同对当事人的法律约束力以及合同生效的条件和时间。对于需要批准或登记才能生效的合同,未办理相关手续会影响合同的效力。合同生效需满足民事法律行为的一般生效要件,包括行为人具有相应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不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合同的生效
工程验收单盖合同专用章的效力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合同成立和效力与盖章有关。公章具有最高效力,可代表法人意志,用于公司对外事务。而合同专用章仅在签约范围内代表单位。因此,工程验收单应盖单位公章,而非合同专用章。在选择章别时,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