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分类:
医疗纠纷可以不向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处理,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在《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出台之前,由于医疗纠纷的民事性质定性在法律上未予明确,绝大部分医疗纠纷的解决方式都是采用的行政裁决。通过行政裁决解决医疗纠纷的优点主要是:。行政裁决一经作出,就具有法
2022-11-10
医疗纠纷民事申诉书的内容包括申诉人、被申诉人的身份信息,户籍地,居住地,明确的联系方式,具体的申诉请求,明确申诉的事实和理由。申诉书包括首部、正文、尾部三部分。有委托代理人的,应写明代理人的姓名、工作单位等情况。当医疗事故纠纷发生后,患者及其家属可以
2022-11-09
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如果这两种方式都无法解决矛盾,还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通过法律途径解决争议。
2022-11-08
发生医疗纠纷,首先可以医患双方进行协商调解,调解不成的,医患任何一方均可向主管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处理请求。
2022-11-07
有多条合法途径可解决医疗纠纷,如医患双方自行协商,在卫生行政主管机构主持下调解,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等;有些地方还出现了民间调解组织,居中调解医疗纠纷。一般情况下,医患双方可自行协商,如未能通过协商等途径解决,这时患者及家属可以就双方的纠纷向人民法
2022-11-05
患者欠医疗费无法偿还可以协商解决,治疗患者的过程中,医生遇到医疗纠纷的问题,要先向科室的领导报告,采取积极有效的方式解决矛盾,还要向院里的主管领导报告,跟患者进行协商,争取达成一致意见,若还是无法解决医疗纠纷,可以准备材料去法院起诉。
2022-11-04
1、医疗机构发生医疗事故的,由卫生行政部门根据医疗事故等级和情节,给予警告;情节严重的,责令限期停业整顿直至由原发证部门吊销执业许可证。
2022-11-03
4、决定开庭审理的案件,法院在三日前通知当事人并公告。
2022-11-02
5、经调解达成协议的医疗纠纷,按照双方当事人达成的协议制作书面调解协议书;
2022-11-01
对医疗过失行为,可以到卫生行政部门投诉。(二)医疗过失行为在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中的责任程度;事实上,医疗机构的医疗行为主要是由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监督的,而且,是否存在医疗过失也不是以患者的口头之词为准的患者,向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投诉后,如果有必要,卫生行
2022-10-31
术后感染是医疗事故,伤口没有处理好或者原因都会导致医疗事故。病人手术后不幸发生了伤口感染,这算医疗事故的。已确定为医疗事故的,卫生行政部门应医疗事故争议双方当事人请求,可以进行医疗事故赔偿调解。患者签字同意进行试验诊疗,发生不良后果的,医护人员不承担
2022-10-28
医疗事故诉讼时效是三年。如果当事人认为自己的权利受到了侵害的,那么诉讼时效就以这一天为起算日,往后推三年是医疗事故诉讼的最长时效。医疗事故纠纷属于比较典型的民事纠纷,按照民事纠纷的一般诉讼程序进行处理。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
2022-10-27
医疗纠纷应该以书面形式起诉,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第一百二十三条 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医疗纠纷可以不向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处理,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022-10-26
2、宣传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医学知识,引导医患双方依据事实和法律公平解决纠纷,防止矛盾激化。
2022-10-25
不涉及财产关系的最高不超过5000元/件;涉及财产关系的,争议标的不超过10000元的,每件最高收取1000元的手续费;争议标的超过10000元的,除每件最高可收取2000元的手续费外,可以按照不高于下列规定标准分段收取:。第十条 律师服务收费可以根据不同的服务内容,采取计件
2022-10-21
卫生部关于医疗事故鉴定申请期限的批复。在卫医发〔〕第19号未下发前,发生的医疗纠纷,申请期限需按当地规定执行。自1月14日起,申请期限从患者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受侵害起计算。
浙江医疗事故鉴定的程序、条件和收费标准。医学会对医疗事故鉴定的受理条件进行了详细规定,包括不予受理的情形。浙江省制定了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收费标准,明确了鉴定费用的预收和支付方式。同时,文章介绍了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过程,包括专家鉴定组的职责和当事人的陈
医疗事故的法律程序,包括基本事项、一审程序、二审程序和再审程序等。患者可以选择提起医疗侵权民事赔偿或医疗技术服务合同纠纷之诉,而医疗机构只能提起医疗技术服务合同纠纷之诉。文中还详述了当事人应提交的材料及证据,以及各个程序中的具体步骤和要点。同时提醒,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级别和法定机构。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分为三个级别,分别由市级地方医学会、省级医学会和中华医学会负责。每一级鉴定机构都有其特定的职责和鉴定程序,出具的鉴定书也有所不同。当事人对鉴定结论不满时,可在规定时间内向上级机构申请再次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