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订立 > 合同种类 > 公司签订保密协议有没有法律依据

公司签订保密协议有没有法律依据

时间:2024-01-14 浏览:15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54516
很多公司在招聘新员工后,第一件事就会要求新员工签订保密协议。对于公司提供的保密协议,大部分员工都会签订,但就协议的效力也会产生疑问。那么,公司签订保密协议有没有法律依据?手心律师网小编带你了解保密协议知识。

公司签订保密协议的法律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二十三条的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这为公司签订保密协议提供了法律依据。

保密条款的约定

根据劳动法的规定,保密条款或保密协议中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由双方当事人自行协商而定。双方可以约定保密的范围、期限、员工应履行的保密义务,以及员工违反保密约定时应承担的责任。

保密期限的约定

保密的期限一般与劳动合同期相同。如果保密期限长于劳动合同期,可以通过竞业限制条款来约束。根据劳动法第二十四条的规定,竞业限制的人员限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竞业限制的范围、地域、期限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但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后,前款规定的人员到与本单位生产或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用人单位,或者自己开业生产或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竞业限制期限,不得超过二年。

违约金的约定

除非特殊情况,根据劳动法第二十五条的规定,用人单位不得与劳动者约定由劳动者承担违约金。因此,劳动合同或保密协议中不应约定劳动者承担违约金的条款。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试用买卖合同中的试用期限

    试用买卖合同的试用期限相关问题。在试用买卖合同中,当事人需明确约定试用期限,未明确约定的可按交易习惯或出卖人决定。试用期内买受人有权选择购买或拒绝购买标的物。对于已支付部分价款或对标的物进行非试用行为的买受人,除非合同另有约定,否则应认定其同意购买。

  • 明年购房人将获得更多保障

    最新的购房合同修订内容,包括出卖人对房屋权属的合法性承诺,防止一房两卖;细化交房条件,保障购房人接收合格房屋的权利;增加预告登记约定,允许买方自行申请办证;以及保护买受人信息隐私等。这些修订为购房人提供了更多保障。

  • 合作协议

    甲方与乙方为了为当事人提供更好的服务和加强律师之间的业务合作,经过充分协商达成的合作协议。协议内容包括异地业务代理、合作业务代理、授权委托和保密、代理方式和费用、费用分配、费用支付以及违约责任等。双方需共同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诚实守信,严格遵守协议

  • 培训协议

    甲、乙双方关于员工培训的协议内容。协议包括培训期限、费用、乙方的义务、服务期、工资及福利待遇、服务期限、违约责任及协议生效等内容。甲方对乙方进行培训,乙方必须遵守公司规定,包括保密规定、完成培训任务、服从管理等。文章还涉及服务期、工资补助、福利待遇、

  • 附条件合同的主要特征
  • 采购合同
  • 公平原则在合同法中的适用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