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终止 > 合同解除 > 解除合同要给证明吗

解除合同要给证明吗

时间:2024-01-17 浏览:15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54672

一、解除劳动合同需出具证明并办理相关手续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五十条规定,用人单位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应出具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该证明应明确劳动合同的期限、解除或终止日期、工作岗位以及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劳动者应按照双方约定,办理工作交接。

此外,用人单位依照法律规定应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情况下,在办结工作交接时应进行支付。已解除或终止的劳动合同文本,用人单位应至少保存二年备查。

二、用人单位可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规定,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包括:

1、试用期不符合录用条件

劳动者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情况下,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2、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

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情况下,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3、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

劳动者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情况下,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4、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本单位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且拒不改正

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情况下,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5、劳动合同无效

因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情况下,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6、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劳动者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况下,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规定,用人单位在以下情形下可以提前三十日书面通知劳动者本人或额外支付一个月工资后解除劳动合同:

1、劳动者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且无法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

劳动者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情况下,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2、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

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情况下,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3、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

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情况下,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劳动合同解除证明

    劳动合同解除的相关事宜。文中提供了一份劳动合同解除证明,详细说明了职工的姓名、性别、年龄、住址以及劳动合同的相关信息。解除原因根据劳动法具体条款而定,并经过单位盖章和法人代表签名确认。此证明用于证明劳动合同已经解除。

  • 劳动者自动离职的赔偿责任

    劳动者自动离职的赔偿责任,包括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和损失赔偿的问题。劳动者自动离职属于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应赔偿损失。用人单位需承担证明损失的责任,可扣除工资。劳动者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维权。未签劳动合同不需缴纳违约金,但有服务期约定和保密事

  • 关于约定合同解除的规定

    我国合同法中关于约定合同解除的规定。当事人可协商解除合同并约定解除条件。解除权的消灭有法律规定和当事人约定的期限限制。合同终止后,结算清理条款仍有效,包括银行汇票结算、商业汇票结算、银行本票结算、支票结算、汇兑和委托收款等方式。清理应按合同约定进行。

  • 解除合同和终止合同的区别

    我国《合同法》中解除合同与终止合同的区别。合同终止是指按约定履行完毕后结束,而解除合同是在期满前结束。合同终止有多种情形,终止后当事人需履行通知等义务。合同解除可由当事人协商或法定情形导致,解除后未履行部分终止,已履行部分可要求恢复或赔偿。合同解除与

  • 合同违约前的正常履行处理方法
  • 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解除方式
  • 九级伤残,合同到期后,还有其他工伤待遇吗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