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解除的溯及力
时间:2024-05-24 浏览:2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违约解除的溯及力原则
一、符合立法目的
根据违约解除的立法目的,确定违约解除有无溯及力应遵循以下原则:尽可能周到地保护守约方的合法权益,制裁违约方,有利于取得最佳的宏观经济利益,有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
二、非继续性合同的解除原则上有溯及力
非继续性合同指的是履行为一次性行为的合同。根据非继续性合同的性质,当合同被解除时能够恢复原状,即已经进行的给付能够返还给付人。恢复原状是解除有溯及力的效果及标志。违约解除是对违约方的制裁,是对守约方的一种救济方法。违约解除有溯及力与这一性质相符合。首先,守约方已经履行其债务时,违约解除有溯及力对他有利。有溯及力的解除发生恢复原状的效果,在当事人已经部分或全部履行时,发生恢复原状的义务。该义务以恢复给付的原状为目的,其范围应该以给付人履行时所支出的价值额为标准。即使是违约方获得的给付已经减少或者全部丧失,也不能免除返还的义务。在违约解除有溯及力时,给付人最容易得到给付物的返还。其次,在违约方已经履行其债务反而违约的情况下,违约解除有溯及力对守约方有利。守约方能够按恢复原状制度,将已受领的有瑕疵的标的物返还给违约方。第三,在当事人已经部分或全部履行,合同双方都不愿意返还给付的情况下,违约解除有溯及力并不妨碍当事人的要求得到满足。当事人可以放弃所有物返还请求权,而主张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只返还两种给付的数量差额。第四,违约解除有溯及力时,增加的返还费用应由违约方负担,对守约方没有损害。守约方仍然有权要求违约方负赔偿责任,在合同解除有溯及力时,守约方由于返还给付而支出的费用,应由违约方负责赔偿。第五,违约解除有溯及力,对取得最佳的宏观经济效益利多弊少。违约解除有溯及力能够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并为有效地利用标的物,创造使用价值提供了前提。
三、继续性合同的解除原则上无溯及力
继续性合同指的是履行必须在一定继续的时间内完成的合同。在继续性合同中,已经被受领方享用的标的物效益是不能返还的,也就不能恢复原状。因此,在这类合同的解除中,无论有无溯及力,给付人只能请求对方返还相应的价金。除非当事人有相反的约定,否则规定这些合同的解除无溯及力。委托合同的解除不能有溯及力,因为委托合同解除溯及到合同成立当初消灭,会使受托人进行的代理行为全部失去法律根据,从而变成无效。为保护善意第三人的合法权益,有利于社会经济秩序的正常化,委托合同的解除不应有溯及力。在长期的购销合同中,如果出卖人只交付部分标的物,合同解除应有溯及力,以避免不必要的迂回曲折。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合同违约方主张解除合同的限制
中国《合同法》中关于合同解除的规定,特别是针对合同违约方主张解除合同的限制。合同解除分为当事人协商一致解除、约定享有解除权的合同当事人、不可抗力导致合同目的不能实现以及因违约行为导致合同解除等情形。作为违约方,不能主张解除合同。合同法定解除条件包括不
-
解除保险合同通知书的撰写要点
解除保险合同通知书的撰写要点,包括合同订立事实、违约事实、合同约定的解除权、明确解除合同的意思表示以及保留追究违约责任的权利。文章还提到了保险代理人合同解除通知书的范文及相关知识,包括解除合同的条件。当事人在解除合同的同时,应明确表达解除意图并保留追
-
合同作废的主体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关于合同作废的主体及相关内容。合同作废可由合同当事人协商或依法解除。解除合同的方式包括协商一致及约定解除条件。合同解除的情形包括不可抗力、违约行为等,具体情形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九十四条的规定。
-
合同无效但是房子已经过户了有法律效力吗
合同一旦被确认为无效,合同自始不成立,过户登记行为也是无效的,依据我国物权法规定,买受人不能取得房屋所有权,但是有权要求出卖人返还房屋价款,还要承担违约责任。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该无效合同自成立时起即无效,具有溯及力。房屋买
-
无效专利权是否具备溯及力
-
合同解除的溯及力如何确定
-
合同解除的效力是怎么规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