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传统合同理论,合同解除可以根据解除的事由分为约定解除和法定解除,根据解除的主体分为单方解除和双方解除。然而,现代合同理论认为,严格意义上的合同解除仅限于单方解除,即合同解除是指在合同有效成立后,在没有履行或没有完全履行前,当事人一方行使法定或约定的解除权,使合同的效力归于消灭。
合同解除可以具体分为法定解除和约定解除两大类。
在大陆法系国家,对合同解除的概念采用狭义,即将合同解除仅仅视为一方当事人行使解除权的单方行为,而协议解除则被排除于合同解除制度之外。根据我国合同法的规定,合同解除概念的使用较为混乱,既承认法定解除与约定解除,也承认协议解除。因此,有人错误地认为,合同法第94条规定的法定解除为单方解除,合同法第93条规定的协议解除和约定解除为双方解除,故单方解除只适用于法定解除。这种理解在实践中比较普遍。
约定解除与协议解除虽然都体现了当事人的一种合意,但它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具有本质上的区别:
约定解除是一方行使约定解除权的结果,是一种单方行为,必须以约定解除权的存在为前提;而协议解除是双方当事人协商的结果,是一种双方行为,不以解除权的存在为前提。
约定解除的行使往往是一方当事人违约的结果;而协议解除不以一方违约为前提,在没有违约的情况下,双方当事人也可协商解除合同。
约定解除的效力由法律直接规定;而协议解除的效力完全听从当事人的意愿,法律不干预也没有必要干预。
约定解除权的行使导致合同消灭;而协议解除是以一个新的合同关系代替原来旧的合同关系,是对相互权利义务的重新安排、调整和分配。
约定解除是一种事先约定,而协议解除是一种事后约定。
综上所述,约定解除与协议解除不同,它本质上是一种单方解除行为。因此,单方解除既适用于法定解除,也适用于约定解除。或者说,单方解除包括法定解除和约定解除。
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律解读。劳动者有权在提前通知用人单位后解除劳动合同。实际案例中,小刘因个人原因提前一个月提出辞职并办理离职手续,但遭遇公司拒绝支付工资的问题。法条依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解决方
我国合同法中关于约定合同解除的规定。当事人可协商解除合同并约定解除条件。解除权的消灭有法律规定和当事人约定的期限限制。合同终止后,结算清理条款仍有效,包括银行汇票结算、商业汇票结算、银行本票结算、支票结算、汇兑和委托收款等方式。清理应按合同约定进行。
我国《合同法》中解除合同与终止合同的区别。合同终止是指按约定履行完毕后结束,而解除合同是在期满前结束。合同终止有多种情形,终止后当事人需履行通知等义务。合同解除可由当事人协商或法定情形导致,解除后未履行部分终止,已履行部分可要求恢复或赔偿。合同解除与
合同违约前的正常履行处理方法以及合同解除的情形。对于预期违约,守约方可采取自救措施、寻求司法救济或坚持合同效力。合同解除的情形包括不可抗力导致无法实现合同目的、当事人明确表示或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以及债务人迟延履行主要债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