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分类:
1999年1月15日,杨某申请了一项名为"一种带防盗条的窗扇"的实用新型专利,于同年11月20日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2006年4月,杨某向昆明市知识产权局提出处理请求,称某公司自2003年以来生产、销售与其专利特征相同的产品。昆明市知识产权局
2024-01-12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成立不同的专利代理机构,需要满足的条件是不同的,如果是有限责任公司形式的专利代理机构,成立的条件包括有专利代理机构名称、有书面公司章程等。
2024-01-11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汉字字体是不能申请专利权的,但可以享有著作权,不同的著作权利,保护的期限是不一样的,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的保护期不受限制。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作品、著作权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享有的职务作品,其发表权、本法第十条第一款第(
2024-01-10
对于专利侵权行为也做了更符合世界趋势的规定,从传统的“损害填补”原则发展为采取惩罚性的补救手段以充分保障权利人的权益和预防侵权行为的发生。专利侵权行为形态,是依据不同的标准对侵权行为做出的不同分类,这对于明确专利侵权行为的归责原则、责任构成等专利侵权
2024-01-10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规定,制定本条例。 第三条 税法第一条第一款所说的在境内居住满一年,是指在一个纳税年度中在中国境内居住365日。 前款所说的临时离境,是指在一个纳税年度中一次不超过30日或者多次累计不超过90日的离
2024-01-09
必要时,申请人还应当提交该外观设计产品的展开图、剖视图、剖面图、放大图以及变化状态图。对于简要说明中声明请求保护色彩的外观设计专利申请,图片的颜色应当着色牢固、不易褪色。
2024-01-09
不同国家,对外观专利的规定不尽相同。大体上而言,需要满足两大条件:。外观设计获得专利必须满足的要件有:新颖性、首创性和非显而易见性、装饰性以及不是由产品的功能得来等规定。
2024-01-09
照片只能证明债务存在,不具备法律效力,只有在债务人无异议的情况下使用。因此在提起民事诉讼时有义务提交借条原件,人民法院在审理案件时将以此为定案的依据。根据《民事诉讼法
2024-01-08
本文介绍了申请发明专利的大概费用和费用减免规定。根据专利法规定,申请费、实质审查费和自授予专利权当年起三年内的年费可以办理费用减缓,个人名义申请减免85%,单位名义申请
2024-01-08
保护年限:自申请日/优先权日起算20年。优先权:首案申请日起1年内。申请时一并要求主张,并提交证明文件及其英文译本。申请时间:约2-3年。公开/公告:自申请日起18个月后进行公开。
2024-01-08
以专利为例,侵犯专利权的处理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1、协商与和解:专利权人和被控侵权人均可自行协商或在其他第三方的调解、斡旋下达成和解协议,解决纠纷。
2024-01-08
当事人因不可抗拒的事由而耽误了期限,造成权利丧失的,自障碍消除之日起2个月内,但是最迟自期限届满之日起2年内,可以向专利局说明理由并附具有关证明文件,请求恢复其权利;未按期缴纳维持费或年费的,只能以不可抗拒的事由为理由,请求专利局恢复其权利。
2024-01-06
房产纠纷法院调解程序如下:双方应按平等互利、协商一致的原则进行庭前调解,协商、调解不成时,法院应当根据买卖合同约定或其他相关协议依法审理、出具判决书。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
2024-01-06
专利权,简称“专利”,是发明创造人或其权利受让人对特定的发明创造在一定期限内依法享有的独占实施权,是知识产权的一种。我国于1984年公布专利法,1985年公布该法的实施细则,对有关事项作了具体规定。专利权人对其拥有的专利权享有独占或排他的权利,未经其许可或者
2024-01-05
1、符合专利法第五条:对违反国家法律、社会公德或者妨害公共利益的发明创造,不授予专利权;
2024-01-04
渭南市某某电子有限公司起诉西安某某有限公司侵犯专利权的案件。原告提出了诉讼请求,要求立即停止侵犯其专利的行为,并停止制造、销售专利侵权产品,赔偿损失并承担诉讼费用。起诉理由包括未经许可制造专利产品等侵权行为。
专利申请流程的相关解读。申请人需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申请并交纳费用,专利局进行初步审查和实质审查,合格后授予专利权。在此过程中,申请人可撤回申请或修改申请文件,但必须遵守相关规定。最后,申请人需办理登记手续并缴纳相关费用,才能获得专利权证书。
外观专利产品相似度侵权评价的过程。首先需确定被控侵权产品与专利产品是否属于同类产品,并依据普通消费者的眼光和认知水平判断两者整体形状和视觉效果的相似度。比较对象主要是侵权物与专利的图形或照片中的形状图案及色彩。对于存在变化状态的产品,需考虑其不同使用
法律上判定剽窃行为的两个标准。首先,需判断被剽窃作品是否受著作权法保护,作品需具备独创性和表现形式。其次,需判断剽窃行为是否超出“适当引用”的范围,超出则认定为侵权。适当引用的具体标准包括引用字数和被引用作品的比例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