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分类:
当发生商业秘密侵犯时,当事人对商业秘密的属性争执不下时,可以进行商业秘密鉴定。在商业秘密民事诉讼案件中,当事人自行委托鉴定与法院指定鉴定所得的鉴定结论均是具有同等的证据主体地位的,在庭审质证前均属于证据材料,在经过了法庭质证、审查后才能上升为认定案件
2020-07-21
如果企业的商业秘密被侵犯, 可以与侵权人进行调解、和解,要求停止侵权、恢复名誉并做适当赔偿。因此,企业商业秘密被侵犯后,可以及时公安机关报案要求处理。我国《民法通则》、《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法律规定,企业的商业秘密被侵犯,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2020-07-21
商业秘密,主要是对秘密性产生争议,这时候需要做商业秘密鉴定。因此,提出商业秘密的主体,应该是诉讼中的原告、被告或者与案件有利害关系的第三人,或者法院主动鉴定。鉴定意见可以作为一种证据种类呈上法庭。
2020-07-21
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商业秘密的专有性不是绝对的,不具有排他性。秘密性,这是商业秘密的核心特征,也是认定商业秘密的难点和争议的焦点。
2020-07-21
绝密级——关键性商业秘密。机密级——重要性商业秘密。这一类商业秘密是具有重大价值的,比如客户名单、经营策略与技巧,招投标等,它们的泄漏会使企业大伤元气。除以上两类外的商业秘密的情报资料,都可归入这一类。在单位、企业与职工、劳动者的关系中,职工对单位的
2020-07-21
商业秘密分为关键性商业秘密(绝密级),重要性商业秘密(机密级),一般性商业秘密(秘密级)与其他情报资料。这些商业秘密是企业赖以生存的基础,一旦泄密,就会遭致灭顶之灾,所以,必须将其划出并予以特别保护。
2020-07-21
在签订保守商业秘密合同时,需要明确商业秘密的范围、商业秘密的时间,如果违反了规定,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以及怎样赔偿损失等,也可以约定起诉的法院地。任何一方保证其向对方披露的任何商业秘密不侵犯任何第三人的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
2020-07-21
建立登记制度,必要话对携带的包、袋类物品采取寄存。有条件的话让来访者穿者“识别制服”,引起员工关注;严禁来访者进入保密区域。信息是商业秘密的物质载体。一旦有员工发生窃密事件,更容易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赔偿经济损失、追索其每月所得的保密津贴费。所以在协
2020-07-21
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商业秘密是企业的财产权利,它关乎企业的竞争力,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有的甚至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存。
2020-07-21
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商业秘密是企业的财产权利,它关乎企业的竞争力,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有的甚至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存。
2020-07-21
商业秘密的构成要件目前有两种说法,即:三性说和四性说,本文主张三性说,即:秘密性、商业价值性和保密性。这里的秘密性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这是商业秘密的核心特征。用正当合法手段获取商业秘密,也不构成对商业秘密的侵害。商业秘密的保密性是指商业秘密经权利人采
2020-07-21
侵犯商业秘密行为发生在经济领域,尤其以竞争性行业或领域为多,因此,各国立法均通过《反不正当竞争法》或《公平竞争法》、《企业秘密法》,《民法》或《商法》等加以制裁。我国也已建立了一个包括民法保护、行政法保护和刑事保护的商业秘密法律保护体系。
2020-07-21
众所周知,商业秘密是关系到一个公司能否生存的秘密,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每个公司都对其有着严密的保管机制,我国法律对商业秘密的保护也是很严格的,那么关于保护商业秘密的法律有哪些?侵犯商业秘密罪,是指违反商业秘密保护、管理法律、法规,非法获取、披露、使用或
2020-07-21
保密条款是双方签订保密协议中涉及到的合同条款。劳动者跳槽是企业商业秘密泄露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保密条款在劳动合同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保密条款约定不完整的法律风险。缺乏对应的保密费支付的法律风险。若缺乏对应的报酬,则保密条款或保密协议效力将受到质疑,由
2020-07-21
对侵犯商业秘密案的立案、追诉标准作了以下规定;(一)给商业秘密权利人造成损失50万元以上的;(二)因侵权商业秘密违法所得数额在50万元以上的;(三)致使商业秘密权利人破产的;(四)其他给商业秘密权利人造成重大损失的情形。
2020-07-21
软件推广应用合作合同的内容。合同规定了双方的合作范围、期限及独家销售代理权,明确了订单流程、交货细节、价格及返利政策、产品技术质量标准等。甲方提供软件产品,支持市场宣传和销售,进行技术支持和售后服务,并有权调整产品策略、市场策略和价格策略。合同也规定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域名争议解决办法中违反相关规定的情形。主要包括域名与投诉人名称相同或相似且足以导致混淆、域名持有人无合法权益以及恶意注册或使用域名等情形。同时,相关法律条款对于投诉支持条件和恶意注册或使用域名的情形也进行了阐述。
涉港、澳、台知识产权诉讼的处理方式,以及在涉外和国内知识产权诉讼中的不同处理方式。对于外国当事人作为原告的情况,法院需审查其在中国提起诉讼的法律依据。中国已加入多个国际知识产权保护条约,并与多个国家签署双边协定。在涉内知识产权诉讼中,原告需证明其与案
获得知识产权法律保护工商业标记的条件和流程。包括注册商标和获得专利权的要求,只有符合相关规定才能受到保护。例如商标注册要经过初步审定公告和异议期等流程;而申请专利的主题必须属于专利法定义内的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符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并且具有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