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终止 > 合同的终止 > 企业过失性解除合同常见误区及厘清解答

企业过失性解除合同常见误区及厘清解答

时间:2025-02-19 浏览:1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55218

企业在解除劳动合同中的误区及法律适用解答

一、员工违反劳动纪律是否可解除劳动合同

企业在解除劳动合同时,只有员工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情况下,才可以合法解除劳动合同。同时,企业还需要提供员工违纪事实的相应证据。

企业正确解除劳动关系的步骤如下:

  1. 发现员工严重违反企业规章制度
  2. 保留相关违纪证据
  3. 研判是否属于“严重”情形
  4. 将理由通知工会并征求意见
  5. 企业向该员工发出解除劳动合同书

二、员工给企业造成损失是否应承担全额赔偿责任

员工给单位造成损失是否应全额赔偿取决于员工的过失程度。只有员工基于故意或重大过失给单位造成损失的才应当全额赔偿。同时,企业解除劳动合同需要满足员工严重失职或营私舞弊行为,并且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失。

企业运用“劳动者造成重大损害”这一过失性解除权的注意点:

  1. 有严重失职和营私舞弊两种情况,且两者之间是二选一的关系
  2. 严重失职包括严重过失和故意两种,排除一般过失
  3. 营私舞弊的界定依照《刑法》
  4. 员工给企业造成确实存在的重大损害
  5. 对于重大损害的存在,企业能予以充分证明
  6. 企业规章制度中对何谓“重大损害”有明确界定

三、员工与其他单位建立劳动关系是否可解除劳动合同

员工与其他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只有满足“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这两个选择性要件时,企业才可以解除其劳动合同。

企业正确解除步骤为:

  1. 发现员工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
  2. 确认是否“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如是,直接跳到步骤5)
  3. 对其提出警示,要求其与相关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如其解除,本步骤终止)
  4. 该员工拒不改正,仍与相关单位保持劳动关系
  5. 将理由通知工会并征求意见
  6. 企业向该员工发出解除劳动合同书

四、员工提交虚假入职材料是否可解除劳动合同

只有员工入职提供材料符合“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时,企业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企业正确解除步骤如下:

  1. 发现员工入职材料虚假
  2. 确认有无必要对此员工进行处理(如无必要,本步骤终止)
  3. 保留相关虚假入职证据
  4. 将理由通知工会并征求意见
  5. 企业向该员工发出解除劳动合同书

五、员工被追究刑事责任是否可解除劳动合同

员工被追究刑事责任需要经过司法机关审判认定,企业不能在一切未决的情况下作出终局性的劳动关系处理。在此情况下,企业应依法中止劳动关系。

企业正确解除步骤如下:

  1. 发现员工被追究刑事责任
  2. 确认是否属于法律规定的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
  3. 取得或保留被追究刑事责任证明
  4. 将理由通知工会并征求意见
  5. 企业向该员工发出解除劳动合同书

以上是企业在解除劳动合同中的常见误区及相应的法律适用解答。企业在行使法定的过失性解除权辞退员工时,应避免陷入这些误区,以减少相关法律风险的产生。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公司辞退员工补偿标准

    公司辞退员工的补偿标准。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公司在特定情况下裁减人员需支付经济补偿金,如企业破产重整、生产经营困难等。补偿金额按劳动者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计算,最高不超过当地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且不超过十二年。若公司违法解除劳动合同,需支付两

  • 合同终止及后合同义务

    合同终止及后合同义务的相关内容。合同终止后,会产生后合同义务,其特点主要是法定义务,基于诚实信用原则,内容根据交易习惯确定。后合同义务包括通知、协助和保密的义务,当事人应遵守这些义务,以维护合同关系的公平性和合法性。

  • 人事人员应注意的职工入离职手续事项

    人事人员处理职工入离职手续应注意的事项。包括合同解除通知期限、违反法律法规的后果、离职工作交接、相关费用结算、终止劳动合同证明以及社保和公积金减员手续等内容。另外,还讨论了员工离职的两种情况,即员工主动离职和企业因员工不符合要求等提出终止劳动关系的情

  • 合同终止后的权利义务

    根据《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合同权利义务在多种情形下终止的情形。包括债务履行完毕、合同解除、债务相互抵销、债务人提存标的物、债权人免除债务等。合同终止后,当事人应遵守诚信原则,履行通知、协助和保密等义务,不影响结算和清理条款的效力。

  • 一、一般员工签订竞业限制的有效性
  • 公司搬迁遣散部分员工违法吗
  • 工厂搬迁跨区不跨市有钱赔吗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